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维新派以西学为核心,糅合中国的经世致用之学,形成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

维新派以西学为核心,糅合中国的经世致用之学,形成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这就是“新学”的兴起。下列作品能够体现“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特点的是

①《新学伪经考》

②《孔子改制考》

③《变法通议》

④《天演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A 【解析】《天演论》是严复直接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他以纯粹的西学方式来宣传戊戌变法的理论,因此不具有“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特点,故排除④,故排除BCD,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 地主阶级改革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

B. 早期维新派主张

C.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主张

D.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 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 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 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查看答案

“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①希望参与政治

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

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

④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外纪闻》并在北京建立政治团体——强学会,但不久就被清政府查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    )

A.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      B.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C.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D.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