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

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合的是

A. 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管理东北三省

B. 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C. 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

D. 同意苏联提出的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D 【解析】“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指的是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来满足大国强权的需要,实际上是绥靖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期,美国为了让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满足了苏联提出的种种强权要求,故D项符合题意;A项出现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B项出现于1939年,也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C项没有体现出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故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这表明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

②美国要求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首位

③随着实力增强,美国扩张野心膨胀

④美国要求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1 1月4日),盛宣怀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府。

    1876年,盛宣怀在湖北广济盘塘设立“开采湖北煤铁总局”。

    1887年,在烟台独资经营客货海运。

    1895年,奏设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于天津。

    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奏设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于上海。

    1897年在上海外滩开办了中国通商银行。

    1900年,电告各总督让他们不要服从清廷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并促成长江流域和苏杭的督抚们与列强签定了《东南互保条约》。

    1905年,在上海创设了中国红十字会。

    1912年初,盛宣怀从日本正金银行提取300万日元借款,把这笔钱的一部分转三井洋行,三井洋行转给南京政府约250万日元。消息传出,举国哗然。

    1916年4月27日,盛宣怀在上海病逝,他遗嘱将其家产的一半,捐赠为慈善基金。

    李鸿章评价他“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识敏瞻,堪资大用。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连源。”孙中山评价他“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鲁迅说他是“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

                                                        ——摘编自夏东元《盛宣怀传》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鲁迅等人对盛宣怀的评价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执行以外交部国务秘书之名命名的哈尔斯坦主义,即坚持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同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加深对美国的依赖。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在华沙近郊屠杀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忏悔。同年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奈约,双方保证战后欧洲边界不可侵犯,保证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承担不使用武力威胁和不使用武力的义务;1972年两个德国签署《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实现了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1973年两国同时加入联合国;同年12月分别与波兰、捷克斯洛代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的目的。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入清以后,因“年代久远”,匠籍日益混乱,特别是经过明末农民战争的冲击,“原匠子孙逃故无遗”.顺治二年(1645年),宣布“除豁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价”,明令废除匠籍制度,手工业工匠不再交纳班匠代役银(即匠班银)。十五年,工部因京师“工程尚繁,需用不赀”,又恢复了班匠银的征收。但当时许多地方早已籍存丁亡,只得“或派民户代完,或有司自行赔补”。十七年,山西潞安府的织绸机工进行了焚烧织机的斗争。由于班匠银数量较少,如浙江平湖县只有一百九十余两,若归入条鞭(一条鞭法)或摊入地亩(摊丁入地),民户负担并不特别加重,而银额则可得到保证,清政府乃于康熙三年(1664年)规定班匠银改入条鞭内征收;从三十六年起,以浙江为始,各省又陆续将其摊入地亩。随着代役银负担的解除,匠籍制度实际不再存在。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废除匠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废除匠籍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合力论认为,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在历史合力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而在具体历史时期具体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可变的。“任何一个人的愿望    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也没有希望过的事物。”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运用中国史或世界史的史实,对材料的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