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 晋语》...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 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道德规范 B.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D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莫重于祭”““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的信息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祭祀和同姓,这体现了血缘关系,与宗法制的特点相符,故B项正确;AC项表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且材料中没有重视战争的信息,故AC项排除;D项没有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古代雅典公民告发将军的案件统计表(部分)材料反映了古代雅典

被告发的将军

罪名

审理机构

审判结果

审判时

(公元前)

伯利克里

挪用公款

陪审法庭

罚款

430-429

修昔底德

叛国

-

缺席审判,死刑

424

埃及纽斯海战的8位将军

未打捞战士尸体

公民大会

8人判死刑(6人被处死,2人缺席审判)

406

提莫马库斯

叛国、盗用公款

陪审法庭

缺席审判,死刑

360

提莫修斯

叛国,受贿

陪审法庭

罚款

356

 

 

A. 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B. 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

C. 公民有依法审判的权利

D. 公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并没有起决定性的作用。据所学知识推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A. 工商业人口的自然集中    B. 封建地主经济的初步发展

C. 手工业生产的种类增多    D. 统治阶级政治军事的需要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

A. 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    B. 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 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    D. 从宋朝开始官僚政治衰落

 

查看答案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玉印称“玺”;只有玺才能使用玉料,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它人不得使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A. 秦始皇实行暴政

B. 秦始皇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C. 秦始皇进行文化创新

D. 秦始皇树立专制皇权权威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以来,若干家族借经济兼并,官位世袭和学术世传等种种关系,形成了支配一时的士族,中枢和地方政权,都在他们把持下,风气日薄,政令日败。由于战乱,饥馑,疾疫,人口急剧减少,除死亡外,大量人口被豪强招为私户,租赋大量流入豪家大姓,国库收入萎缩,力役也无从征发。在这两重恶劣环境的交迫下,曹操进行了改革。他禁止士族结党连群,用屠戮手段削弱大族势力;他变易了选拔人才的标准,“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建安元年开始,他实行民屯制度,利用政府手中掌握的无主公田,授与屯民耕种,政府收其租赋。通过民屯制度,向世家大族争夺人口,使荫庇户自动归还为国家领民。曹操的改革成为他克服群雄,平定北方的基础,但他未能截断汉末百余年来所形成的颓风败俗的延续,则是无可否认的。

——摘自蒙思明《曹操的社会改革》

(1)根据材料,归纳曹操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曹操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