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有关美国政体及评价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十七部首,分东西两路,而公...

阅读有关美国政体及评价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十七部首,分东西两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议事听讼,选官聚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以前曾被(法国)君主体制视作奇闻的美国各项创制,应当成为共和政体的法国的学习对象……美国社会呈现的画面覆有一层民主的外罩,透过这层外罩随时可以看到贵族制度的遗痕。

——(1848年)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夺的自由。

——(1958年)中国历史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美国政体)意味着一种有限的政府,即政府只能拥有和行使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能为人民同意的目的去施政。

——(1996年)美国法学家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外交事务》

根据以上一则或多则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示例一: 观点:鸦片战争后,传统夷夏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论述: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部分士大夫阶层主张“师夷长技”,向国人介绍西方的地理、政治。材料一中魏源了解到美国的联邦制、总统制、人民主权(部酋、大酋总、皆自下始)等美国民主政治的零星状况。使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周政)进行主观理解。体现了对美国政体的肯定,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启丁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潮流。 示例二: 观点:19世纪中叶,法国学术界对美国民主既有批判也有借鉴。 论述:法国大革命后,法兰西政局动荡,民主与专制激烈斗争,材料二中托克维尔从美国民主政治出发,对法国现实政治进行了批判。认识到美国共和制应是法国的学习对象,但也批判了美国民主中的贵族政治的痕迹。表达了贵族制度必然衰落和民主平等势不可挡的主观愿望。 示例三: 观点:建国初历史教科书对美国政体存在一定偏见。 论述: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对抗加剧。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中美关系恶化。50年代末受国内左倾思潮影响,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材料三中历史教科书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等进行了批判,具有一定偏见。这反映了政治环境影响历史评价。 示例四: 美国政体优越性与局限性兼具。 论述:美国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材料一中魏源从民本思想的角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材料四中当代美国政治家亦肯定美国宪政中的人民主权原则。美国政体也存在局限性,例如保留了大量贵族政治的痕迹(如精英政治)。同时,美国民主也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黑人和工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美国民主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这反映了民主制度必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示例五: 历史认识受时代背景、政治立场、个人身份、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 论述:面对民族危亡,魏源通过介绍西方以期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托克维尔眼见法国革命后政治动荡的社会现实,通过探讨美国民主的优劣表达对自由平等的诉求;而50年代的中国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侧重批判美国政治的弊端;当代美国政治家从美国的价值观念出发,颂扬了美国宪政民主的优越性。以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立场、身份、价值观下的多元历史认识。 (答出其它,只要观点和史实符合题目要求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 如示例一:根据材料“二十七部首,分东西两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议事听讼,选官聚贤,皆自下始”可知魏源了解美国民主政治的若干状况;根据材料“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之二,舍独洵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可知魏源使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周政)进行主观理解,但是却体现了魏源肯定美国政体,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眼看世界。 如示例二:根据材料“应当成为共和政体的法国的学习对象……美国社会呈现的画面覆有一层民主的外罩,透过这层外罩随时可以看到贵族制度的遗痕”可知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既有批判也有借鉴,言之有理即可。 如示例三:根据材料“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夺的自由”可知建国初历史教科书对美国政体存在一定偏见,其原因主要是从当时的国际环境考虑,体现了政治环境影响历史评价。 如示例四: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可知美国政体优越性与局限性兼具。材料一材料一中魏源从民本思想的角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材料四“(美国政体)意味着一种有限的政府,即政府只能拥有和行使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能为人民同意的目的去施政”可知肯定美国宪政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但美国政体也存在局限性,美国民主也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黑人和工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如示例五: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可知,历史认识受时代背景、政治立场、个人身份、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材料一体现了魏源肯定美国政体,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眼看世界,挽救统治危机。材料二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既有批判也有借鉴。材料三建国初历史教科书对美国政体存在一定偏见。材料四当代美国政治家从美国的价值观念出发,颂扬了美国宪政民主的优越性。故以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立场、身份、价值观下的多元历史认识。 整体认识:本题以材料为依托,以美国政体为切入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问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对美国政体的评价,涉及时代背景和政体内容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早年以“儒”为业,“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洒困,何有于我哉”。他除了通晓迎生送葬的礼仪外,还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办私学,授徒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提出了“人唯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不忍人之政”的仁政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道观,“由博返约”的认识论,“养吾浩然正气”的人格论,其主要学说体现在《孟子》一书中。荀子一方面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圣人,君主对人民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生教化,不重刑罚,并不能维持社会统治秩序。因而他的思想不局限于个体的仁义孝悌,而且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

——田苗苗《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方(克立)先生指出,现代新儒家主张“复兴儒家文化”、“重建儒家的价值系统”,呼唤和推进“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其根本精神不在于复古,而是要畅通民族文化生命的本源大流,使之不至于割断和失坠,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所谓“现代新儒学”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方先生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现代新儒学思潮并与之展开交流对话之始,乃至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他实际上一直在强调和凸显马克思主义较之现代新儒家具有更为开放、多元、理性和健全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方先生强调指出,与现代新儒家偏狭的新道统论、中体西用的文化立场和态度不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更为开放的文化视野,善于吸取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睁开眼睛看世界,对东方和西方各民族一切优秀的历史文化,对近代先进的科技成就,均采取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态度。很明显,这两派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胸襟和开放态度应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比较顽固守旧派有着相对多元开放立场的现代新儒家,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相比显然还是要逊色得多。

——林存光《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儒学观与文化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脉络。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谈谈我们应对“大陆新儒家”这一思想流派的态度。

 

查看答案

1971年,尼克松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苏、西欧、中国、日本)的观点,并且认为“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该观点出现的原因是

A. 美国正视世界多极化趋势    B. 美中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

C. 美国实力被苏联全面超越    D. 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破裂

 

查看答案

1928年,苏联农民购买一公斤糖要卖7公斤小麦,至1962年,要卖14公斤小麦,1965年2月则要卖15—16公斤小麦。这表明苏联

A. 长期优先工业建设    B. 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C. 国内物价持续上涨    D.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查看答案

从1789年到1970年,美国总统对国会立法共行使否决权2255次,被国会以三分之二多数复议推翻的有75次。这表明此时期美国

A. 总统立法能力远远高于国会    B. 国会分裂导致制衡力量丧失

C. 分权制衡原则遭到严重破坏    D. 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为软弱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凡与罗马没有签订友好条约的国家,该国公民均不受罗马法的保护,但各国大使例外。任何侵犯大使的人都要送交大使的国家听凭处罚。这反映出罗马法

A. 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B.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维护罗马帝国的霸权地位

D. 确立了近代社会行为规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