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旧式运动新特点的特点,这表现在 A.利用宗教...

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旧式运动新特点的特点,这表现在

A.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

B.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

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具有旧式运动新特点”,是指太平天国运动除了同旧式农民战争一样反对封建统治之外,后期还颁布了《资政新篇》,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A.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 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 正视历史,不容篡改

D. 铭记历史,不忘仇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二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 ,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

材料三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卫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隋唐时期出现了什么思想潮流?

(3)根据材料三,指出朱熹对佛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对他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华文明在连续.未间断地发展了五千年后仍然绽出新枝,在16世纪后,并继续同世界其他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进行着交往,作出了贡献。但是,18世纪中叶以后,这个古老的文明受到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二战后,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到50年代初,工业生产大体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其后,便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了。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60年代初跃居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这是一个区域集团性的经济和贸易实体,联邦德国起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它在国际市场上和政治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成为能与美,苏抗衡的力量。

                                               ——来源于互联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以后欧洲文明的走向。分析影响其走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请以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分析材料二中西方列强如何向中华文明施加压力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欧洲崛起的因素有哪些?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 、《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

1952年底,新中国已经建立起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 教育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B. 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 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 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