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著作被翻译、介绍到国内……时所选书目190多部。

——摘自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名著精览》序言

材料二本书作者约翰·哈罗德·克拉潘(JohnHaroldClapham1875~1946)是现代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担任过剑桥大学英王学院副院长、英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不列颠科学院院长等职,1943年受封为爵士。本书很有参考价值。在资产阶级学者有关英国经济史的作者中,本书是篇幅很大、史实周详、资料比较丰富的一种……有助于我们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本书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到,克拉潘同英国许多资产阶级学者一样,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坚决否认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力图证明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给英国劳动人民,带来的不是苦难而是幸福……所有这些,都是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严重歪曲。

——摘自顾林:《现代英国经济史》(1986年版)中译本前言

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翻译出版领域的多种现象。指出其中一种现象并说明形成的原因。

 

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现象,如“西方经济学”著作在20世纪80年代被大量翻译出版;对翻译出版物的介绍或评价仍然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中译本前言对外国作品的介绍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等等,根据史实对现象形成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特别提示】“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现象1:“西方经济学”著作在20世纪80年代被大量介绍到国内,并翻译出版。 原因:经济建设政策深刻影响学术建设;改革开放需要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经济理论和管理经验;“文革”结束和真理标准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改革开放,中外交流的增强。 现象2:对“西方经济学”翻译出版物的介绍或评价仍然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左”倾思想在学术领域仍然存在(在翻译、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对资本主义经济还在进行批判)。 原因:“文革”思潮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还不彻底,“左”倾思想依然存在;国际格局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如明显遗留有“文革”的气息,在1986年出版的经济学名著《现代英国经济史》的中译本前言中,作者和作品均被人为套上“资产阶级”标签,严厉批判该书“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强调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力图证明英国近代经济史是对英国劳动人民血腥掠夺的历史,)。 现象3:对外国作品的介绍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如译者认为该书“很有参考价值”,但又认为该书的内容“是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严重歪曲”,前后自相矛盾)。 原因:“文革”结束和真理标准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但长期以来的思想禁锢,许多人对发展经济是不是还在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表现出种种忧虑;思想领域具有明显的保守性。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翻译出版领域的多种现象中一种现象并说明形成的原因。如“西方经济学”著作在20世纪80年代被大量翻译出版;对翻译出版物的介绍或评价仍然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中译本前言对外国作品的介绍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等等,根据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内因、外因方面对现象形成原因进行说明,充分恰当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2年,中国开始实行专利制度,设立主管工业专利的机构。1912年6月13日,工商部制订了科技奖励法——《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1923年6月,农商部经修仃重新颁布了《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把奖励对象扩大到新产品及其新的制造方法两种,授予3年或5年的专利权,对仿造外国产品有显著成绩的给予褒奖。该章程内容的扩大,为形成较完整的专利保护奠定了基础。随后,1928年6月,合并后的农工商部又公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规定了对新产品或其新的制造方法分别授予15年、10年、5年和3年的专利权,对仿造外国产品有显著成绩的,给予褒奖;1929年2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1929年7月31日,南京政府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2年9月30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等等。

材料二我国专利法自1985年实施以来,为适应国际国内专利保护制度的不断变化,历经了1992年、2000年、2008年三次修订。修订内容以专利法为主干,辅之以专利法实施细则与专利审查指南等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丈件的修改。一经过第三次修改后的专利法,使得我国专利保护水平总体上达到TRIPS协定《知识产权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下的多边贸易协定标准的要求,为我国加速迈进知识产权强国的行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专利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有效专利实施率低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任园园《我国专利法的历史沿革与现行法律存在问题及完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专利保护制度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专利保护制度的变化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专利保护制度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五”时期,在农村全面开展了农村合作化。农村经济体制另一项重要变化是,国家调集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速国营农牧场的建设。1954年先后由军队转业官兵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军垦农场,政府还组织城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到黑龙江、新疆、华南开荒,建立国营农场。

——摘编自陈廷煊《1953—1957年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美国农业的增长高峰,出现在二战刚结束的“美国农业二次革命”时期,此间美国农业经历了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变革:首先是完成了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实现机械动力对畜力的替代;其次是现代科学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杂交技术改善了农作物品种,经现代科学改良的畜禽养殖技术大规模应用;化肥、杀虫剂等农业化学品开始大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装备系统及信息系统得到完善。

——摘编自孟令杰《美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并分析其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农业发展的异同,并简评“美国农业二次革命”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较早注意人口问题的古代国家,公元前八世纪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秦国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国人口登记和招徕邻国农民的方式来快速增加人口,从汉至唐,绝大多数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如汉代的贡禹,国时的曹操,唐代的刘晏等。时至宋代,地广人稀的现象早己不复存在,人口压力渐大,一些敏感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出适度人口或者减少人口的思想。但是,人口增殖的主流思想仍使得中国人口不断增加,如明初在全国推行“黄册”制度,以加强户口管理,还把最低婚龄降至男16岁,女14岁。到了清初,统治者更是废除了单独的人口税,实行“摊丁入亩”税制,即把原来征收的丁银全部摊入土地税内,这使得农民人身束缚逐渐削弱,增人不增税,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到清末人口突破4亿,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才开始受到重视.

——摘编自王孝俊著《中国历史人口政策变迁》等

材料二: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无计划生育促成第一次人口生育高潮的到来,面对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转向节制生育。但后来对马寅初控制人口理论的错误批判使得全国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新的生育高峰,导致国家正式把计划生育作为国策提出并全面阐述。1964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l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公开提出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由此在全国掀起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高潮,计划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铺开到城乡全体。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中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1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了国家基本法律的保障。

——摘编自《中国计划生育活动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人口问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政策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謇经两多年的奔波,先将凑集到手的资金于光绪二十四年,在通州唐闸陶朱坝兴工建厂,根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名为“大生纱厂”。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南通关庄土布得以在东北畅销,一年总销数在15万件以上,而当时大生纱厂的棉纱产量仅及关庄大布用纱量的一半,这就给大生纱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905年获利特厚,增加股本67万两。1907年,大生分厂在崇明建成,资本80多万两,纱锭26000枚。是年7月23日,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成立了统一正厂、分厂的“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呈准商部注册,并取得“百里之内二十年不准别家设立纺厂”的专利权,树立了大生地方经济垄断的体系。

材料二1985年,张瑞敏接手“海尔集团”后,下令将有缺陷的76台冰箱全部砸掉;并亲自砸了第一锤。张瑞敏就是要让工人明白一个道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1998年海尔集团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日前在全球共有8个海外贸易公司,在美国盖起了海尔大厦。在美国、意大利、孟加拉国、尼尔利亚等国建立了12个工厂。最近,我们对海尔、海信、康佳、TCL、科龙、青岛啤酒、华为、中兴等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看到,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孕育、发展了这些初步具备了国际竞争能力、国际化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准的现代化的企业集团,这就是中国跨国公司的雏形。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生纱厂快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与张瑞敏创业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尔等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