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们对历史的记录和解释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们对历史的记录和解释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上认为袁世凯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把他贴上了“窃国者”的标签,但吏学界有新观点认为袁世凯对于辛亥革命是做出重大贡献的,辛亥革命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据高全喜《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材料二“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是经常用来标识五四运动性质及特点的重要概念。(注:此处五四运动是广义概念,包括1915至1923年阃的新文化运动、学生运动等。)

——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材料三1919年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我国史学界以往译为“余粮收集制”。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其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

——据赵旭黎《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吏学界对苏联吏的误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什么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若不认同作者这一新观点,你会运用哪些史实进行反驳?

(2)材料二用来标识广义五四运动的三个概念中,其中一个明显与史实不符。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名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请指出影响人们对历史记录和解释的因素有哪些?

 

(1)原因:“光荣革命”是英国通过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推翻复辟王朝统治;辛亥革命时袁世凯逼迫清帝和平退位,避免了流血冲突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反驳:辛亥革命期间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过程中爆发的武装斗争可以说明这是流血革命;清帝退位前袁世凯已掌握军政大权;革命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未真正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2)判断:文艺复兴。 理由: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典文化),而广义五四运动是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文艺复兴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而广义五四运动除了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还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差别:征收的范围不同:“余粮收集制”指征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以外的全部余粮,而“粮食摊派制”的征集农民的全部粮食;征收的强制程度不同:“粮食摊派制”比“余粮收集制”更体现了征收的强制性。 影响: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粮食的需求,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强制征购粮食引发了苏俄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4)因素:阶级立场或意识形态;时代的局限性;史料的选择运用;研究的方法角度;史学素养(或所掌握的知识)等。(任二点,。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英国的光荣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异同,围绕着是否流血来展开考查。即原因:“光荣革命”是英国通过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推翻复辟王朝统治;辛亥革命时袁世凯逼迫清帝和平退位,避免了流血冲突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反驳:辛亥革命期间武昌起义和各省独立过程中爆发的武装斗争可以说明这是流血革命;清帝退位前袁世凯已掌握军政大权;革命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未真正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即判断:文艺复兴。理由: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典文化),而广义五四运动是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文艺复兴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而广义五四运动除了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还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余粮收集制的概念及影响。由材料“年度征粮总额……强制……”等信息可知,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名的主要差别是征收的范围不同:“余粮收集制”指征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以外的全部余粮,而“粮食摊派制”的征集农民的全部粮食;征收的强制程度不同:“粮食摊派制”比“余粮收集制”更体现了征收的强制性。影响: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粮食的需求,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强制征购粮食引发了苏俄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4)本题是属于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阶级立场、时代背景、史料的选择、研究角度和作者的素养等角度入手,即阶级立场或意识形态;时代的局限性;史料的选择运用;研究的方法角度;史学素养(或所掌握的知识)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分配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分配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表2)

表2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

 

年份

产量

收购

收购量占产量(%)

1958

20000

5876.0

29.4

1959

17000

6740.5

39.7

1960

14350

5105.0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材料三20世纪到福利制度黄金时期的70年代,英国福利开支增长了2.7倍,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4%上升到29.4%,1983年,增至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38.2%。

——王振华《重塑英国: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分配方式存在什么共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相似背景。列举后来两国为改变这种状况所采取的措施。

(2)概括材料三中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举措。结合史实分析其背景,并予以简要评价。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配制度的认识。

 

查看答案

他最终将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他将国家从持续70年的停滞和压迫中解救出来他是将自由还给了东欧各国的伟人。以上评语是美国总统里根等各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个历史人物是

A.罗斯福                      B.丘吉尔

C.撒切尔夫人                 D.戈尔巴乔夫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

B. 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

C. 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

D. 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据,因为它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下图中最高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实行了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政策

B. 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C. 用经济管理的方法代之以原来的行政命令

D.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973年苏联经济与美、法、日的对比,据此可知

 

苏联

美国

法国

日本

1000人以上的大工厂占企业总数比重

11.2%

0.6%

0.1%

1.4%

1000人以上的大工厂生产的工业品占工业品总产量比重

61.5%

38%

42.1%

34.4%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C. 规模经济是苏联经济模式的特征    D. 法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霸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