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成中最关键的步骤。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

材料一: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成中最关键的步骤。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中央集权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文明的沿承延绵的意义不可忽视。

——摘编自陶涛《关于“中央集权制”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引自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

材料三:同盟会最早会员之一的吴玉章回忆道:“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要改变过去革命的办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

——摘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材料四: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终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是哪个朝代?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意义何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词中“旧邦新造”的含义是什么?为巩固其成果,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文献?指出该文献体现出的基本原则并分析其进步意义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世界上的哪—历史大事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决定“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指出该历史大事的历史意义。

(4)简要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

 

(1)朝代:秦朝。三公九卿、郡县制、皇帝制度等 意义:维护了“大一统”政治格局,国家统一;使中华文明延绵不断。 (2)含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律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原则: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人民主权,责任内阁; 进步意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大事:十月革命。 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观点:政治制度应根植于本国本民族,学习外国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才能不断发展。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是在秦朝。秦朝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皇帝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来维护统治。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体现在政治上的统一以及文化上的延绵。 (2)“旧邦新造”实际上是对辛亥革命之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一个概括,具体来说是从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概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文献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的原则主要包括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人民主权,责任内阁。它的进步意义从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3)“俄国的道路”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道路。因此大事指的就是俄国十月革命。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从对俄国国内以及对世界两方面去谈。 (4)从“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制度应根植于本国本民族,学习外国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这体现出的是实事求是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B. 史料相互印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C.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D.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 表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 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C. 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

D. 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查看答案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由此可见在这二十多年间,新中国的外交

A. 从实行“一边倒”到主张“另起炉灶”

B. 从实行结盟政策到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C. 从反对霸权主义到主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D. 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到逐步走向务实

 

查看答案

(题文)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B.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查看答案

经过长征之后,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材料旨在说明长征

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 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C. 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D. 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