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泉州港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世界千年...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泉州港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世界千年航海史上独占400年鳌头的“东方第一大港”、与亚历山大港齐名,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名气遍布全球。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嗣后又设来远驿,以接待贡使和外商。元代,泉州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至近百个,其贸易范围仍以通西洋为主。当时泉州港是国际重要的贸易港,也是中外各种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进入明代,由于明政府施行了严厉的“海禁”,限制泉州港只通琉球,使泉州港对外贸易受到极大限制。清代,在清初战争和海禁、迁界的影响下,泉州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港口的繁华已烟消雾散,城市也凋零殆尽,泉州港走向衰落,变成地方性的小港。

——摘编自《泉州网》

材料二 阿姆斯特丹最早的港口活动可追溯到公元13世纪。阿姆斯特丹港于1342年首次被记载,见于阿姆斯特丹获得城市权的相关资料中。在荷兰黄金时代,阿姆斯特丹港发展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重要港口。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港,港内船桅林立,岸上堆满货物,一派繁荣景象。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当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享受着源源不断的海外财富时,精明的荷兰商人迅速加入海外贸易竞争,阿姆斯特丹不仅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还是国际贸易和金融的中心。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等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泉州港和阿姆斯特丹港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崛起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隔绝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也造成了各大洲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简要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如何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和流动,对世界有关地区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同:都曾经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 异:兴起的时间不同,泉州港比阿姆斯特丹港早。兴起的原因不同,泉州港主要是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阿姆斯特丹港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和荷兰加入海外贸易竞争。发展的走向不同,泉州港在明清走向衰落,阿姆斯特丹发展成为近代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2)濒临大西洋,地理位置优越。国家独立并较早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海上运输业,成为“海上马车夫”。政府支持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建立商业殖民帝国。在全球进行殖民侵略,建立广阔的殖民地。 (3)美洲印第安人由于屠杀或疾病大量死亡;为弥补劳动力不足,大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为奴;许多欧洲人移民美洲。 欧洲国家从中获得大量财富,促进资本原始积累;给被殖民地区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泉州港和阿姆斯特丹港的相同点很容易回答,因为他们均是著名的港口。不同点是难点,按照材料的具体内容二者的不同点主要围绕两个港口兴起的时间不同、兴起的原因不同、发展的前途不同等角度分析。 (2)荷兰崛起的主要原因要多角度分析,例如,新航路开辟之后荷兰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荷兰实行重商主义、荷兰是商业殖民帝国、荷兰不断的进行侵略扩张等,这些众多的因素综合起来才导致了荷兰的崛起。 (3)新航路的开辟如何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和流动主要举出大量的非洲人被卖到美洲以及欧洲人也大量的移民到美洲等史实即可。至于影响则要从对欧洲的影响以及对殖民地的影响分别回答即可,例如,对欧洲的影响主要突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之类的答案均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历史复习中,如果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进行概括,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

A. 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B. 从专制主义走向民主政治

C. 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 从封建神学走向科学理性

 

查看答案

人类各大文明的发展,并不一致,而是有快有慢,缓慢的时候,甚至可以譬喻为冬眠。某学者指出,十五世纪以后,这个地区逐渐从千年的冬眠中苏醒过来,可以与某一国在哲学、数学、艺术上相竞争。推动该地区开始“从千年的冬眠中苏醒”的因素有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包括

①各州与中央之间的分权制衡

②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

③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④不同人种间权力分配平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