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观察如图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曾在《五权宪法》中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主要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在魏晋时期该制度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

 

(1)察举制度.举孝廉. (2)九品中正制度.家世门第高低. (3)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 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相对公平公正公开,提高了平民投身政治的积极性; 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举孝廉”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一中反映的制度是察举制度,而察举制度的依据、主要标准就是根据孝廉,其实材料一体现的是察举制度到后来所出现的弊端。 (2)材料二中的图片从一品到九品,所以图片反映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依据的是一个人的门第族望即家世门第高低,这也是基本的识记点,这也说明九品中正制也出现了弊端。 (3)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主要答一些常见的积极影响即可,例如,科举制度能够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壮大了统治者的力量、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由于它

A.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独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D. 保证了长征的胜利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持

B. 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

C. 中国地大物博、人众兵多

D. 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查看答案

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革命何去何从?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辛的时代课题作出的最符合中国实际的选择是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实行全民族抗战

 

查看答案

渭华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以军事力量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起义之一。它打击了西北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形成方圆数百里的红色区域。该起义的武装应称为

A. 国民革命军

B. 工农革命军

C. 新四军

D. 八路军

 

查看答案

俄国十月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 二月革命的爆发

B. 《四月提纲》的提出

C. 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