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观察如图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曾在《五权宪法》中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主要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在魏晋时期该制度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由于它
A.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独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D. 保证了长征的胜利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持
B. 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
C. 中国地大物博、人众兵多
D. 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革命何去何从?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辛的时代课题作出的最符合中国实际的选择是
A.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实行全民族抗战
渭华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以军事力量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起义之一。它打击了西北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形成方圆数百里的红色区域。该起义的武装应称为
A. 国民革命军
B. 工农革命军
C. 新四军
D. 八路军
俄国十月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 二月革命的爆发
B. 《四月提纲》的提出
C. 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