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直接促进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因素是
A. 铁器的使用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 各国税制改革
D. 战争的影响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里,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 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 统治者不抑制土地兼并
C.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
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A.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B.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
A. 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
B. 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
C. 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
D. 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
下表是雍正、乾隆年间人均土地占有量统计表,
时间 | 人口(人) | 人均土地(亩/人) |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 年) | 27355462 | 32.54 |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 年) | 102750000 | 6.89 |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 年) | 208095796 | 3.56 |
据此可知
A.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 耕地面积逐步较少
C.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 重农抑商的重要性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诸男夫另课桑田二十亩,种桑五十株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民夫妇租调为帛一匹与粟二石.此外复有杂役,与材料相符的是
A. 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相关租役
B. 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 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 政府将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