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4年1月,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被外国媒体形象地称...

1964年1月,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被外国媒体形象地称作“外交核爆炸”。中法建交得以实现的历史背景是

A.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B. 应对世界霸权主义挑战

C. 法国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D. 法国在亚洲影响力提升

 

B 【解析】1964年处于美苏争霸时期,中、法两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应对世界霸权主义挑战,故B正确;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与中法建交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中法建交公报未涉及法国奉行“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故C错误;当时法国在亚洲影响力没有提升,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比较我国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法律文献内容,其主要不同点是

A. 国家性质确立发生根本变化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C. 坚持国营经济的引导作用

D. 政权主要依靠力量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选出政府委员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非党人士白文焕递补。这一做法

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D.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查看答案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 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 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 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 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

C. 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D. 行政权力日益膨胀

 

查看答案

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以意大利为发源地,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罗马法复兴的根本原因是

A. 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B. 推进城市自治运动的需要

C. 自然法理念的普世价值

D. 对工商业者私有财产的保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