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政策“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国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脫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和美国经济政策“退却”的原因及相应措施的本质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意义,并从三国经济模式的“调教(或退却)”中,谈谈你的认识。
“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一种现象,它揭示了
A. 发达国家控制世界贸易的现实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必然趋势
C. 区域集团化发展下的必然结果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本质问题
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
A. 盛行黑奴贸易 B. 广泛传播基督教
C. 殖民扩张掠夺 D. 出现新型交通工具
法国学者塞尔纳指出在法国历史上存在有一个“极中派”,他们是这样一个政治群体,很懂政治,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亲历1789—1794年革命历程的人十分了解议会斗争,并深感激进革命年代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的原因之一就是立法机构大权独揽。据此推断“极中派”
A. 反对立法权至上
B.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C. 想法严重脱离法国当时实际状况
D. 对法国大革命没有产生影响
17世纪,荷兰法院普遍使用查士丁尼法以补充当地法律的不足。1836年,荷兰制定自己的民法典,从而有了罗马荷兰法的典型形式。借鉴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在近代欧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材料表明
A. 欧洲近代沿用了罗马法法权理论
B. 荷兰是发展罗马法最典型国家
C. 罗马法精神在近代被赋予了新意
D. 罗马法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下面照片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卡特,1977—1981年任美国第39任总统)。对该照片解读正确的
A. 纽约华人集会庆祝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失败
B. 越南人民举行集会庆祝中国援越抗美斗争的胜利
C. 日本政府抗议美国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
D. 台湾当局抗议美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