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畏缩),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绞:尖刻...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畏缩),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礼能使言行符合社会规范

B. 礼是人们立身立国的基础

C. 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D. 要克己复礼,匡扶社会秩序

 

C 【解析】孔子认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是“仁”,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礼”只是达到这种目的的外在规范。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无论“恭”“慎”“勇”“直”都要符合“礼”的要求,说明“礼”在规范人的行为、提高自身品德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性,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 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存天理,灭人欲

 

查看答案

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居于正统地位,更不会想到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更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很难穷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

A. “仁”“礼”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 礼法并用符合统治需要

C. “忠恕”思想、爱有差别适应中国社会的要求

D. “内圣外王”思想被广泛采用

 

查看答案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孔子多次提到“仁”,如“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那么,“仁”的思想

A.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 就是“和而不同”

C. 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D. 认为“过犹不及”

 

查看答案

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该是孔子

A. 编订“六经”

B. 创立儒家学说

C. 提倡“仁”的思想

D. 开创私学

 

查看答案

《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圉”(yu),为最下等级之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体现了

A. 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 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 孔子“仁”的主张

D. 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