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

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000多包增加到5600多包,由于出口额的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一现象表明

A. 中国小农经济解体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C. 清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D. 中国成为亚洲贸易中心

 

B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列强对原料掠夺加剧,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中国的农业种植受世界市场需求影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B正确;在鸦片战争后,“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表明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小农经济指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清政府推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后被迫对外通商,C表述错误,排除;D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查看答案

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C. 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 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查看答案

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A. 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

B. 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C. 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

D. 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查看答案

荀子曰:“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材料表明荀子主张

A. 爱护山林,保护环境

B. 礼法并施,政治清明

C. 以刑辅德,人定胜天

D. 天人合一,共同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当代学者亨廷顿曾提出一个公式来描述传统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生政治紊乱的原因。公式如下:

政治不稳定=

请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从上述公式中提取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