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宋代的书院对学生们的德行修养十分看重,在士大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宋代的书院对学生们的德行修养十分看重,在士大夫们对“不教而择人”的科举制度的批判中,书院成为理学家们追求实现理想教育的场所。理学家们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

讲究节操,舍生取义,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书院在为国培养贤才方面,是多

措并举,多管齐下的,要求学生德智双修。学生广泛阅读书院提供的儒家经典学说、理学著作、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在阅读过程中反省内心,健全人格。……宋代书院历来培养的杰出学子最后都会为朝廷效力,但更多是的投入州县之学、地方书院作为地方教育、教化民众的庞大力量,在当时书院能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也是相当值得嘉奖的。

――摘编自赵然《书院德育的当代价值研究》

材料二  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道德学说在英国流行,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1801年,英国下院通过《学徒工健康与道德法案》,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学生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也要接受培养勤奋习惯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且是劳动条件之一。”……19世纪中期以后,构建了“培养理性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英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和英国德育思想的不同。

 

(1)背景:宋代的局部统一;民族矛盾尖锐,传统道德受到挑战;城市经济的发展;理学的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弊端;印刷术的进步; (2)不同:两宋书院德育依靠民间官方力量推动;重视人伦,强调道德;重视自我反省内心;以国家为本位,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人。 英国在德育依靠立法规范;重视实用,推崇理性;强调实践的作用;以个人为本位,重视培育健全的公民。 【解析】第(1)问,“社会背景”,根据材料一信息“宋代的书院对学生们的德行修养十分看重,在士大夫们对“不教而择人”的科举制度的批判中,书院成为理学家们追求实现理想教育的场所。理学家们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得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弊端、理学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宋代的局部统一、民族矛盾尖锐、城市经济的发展、印刷术的进步等。 第(2)问,“不同”,由材料一信息“书院在为国培养贤才方面,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要求学生德智双修” 得出以国家为本位,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人;“学生广泛阅读书院提供的儒家经典学说、理学著作、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在阅读过程中反省内心,健全人格”得出重视自我反省内心和重视人伦,强调道德;代书院历来培养的杰出学子最后都会为朝廷效力,但更多是的投入州县之学、地方书院作为地方教育、教化民众的庞大力量,在当时书院能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也是相当值得嘉奖的”得出两宋书院德育依靠民间官方力量推动。由材料二信息“1801年,英国下院通过《学徒工健康与道德法案》,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学生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也要接受培养勤奋习惯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且是劳动条件之一”得出英国在德育依靠立法规范;……19世纪中期以后,构建了“培养理性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英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得出重视实用,推崇理性,强调实践的作用,重视培育健全的公民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在稷下学宫的兴盛时期来到齐国,担任“祭酒”,与诸子争鸣礼学。荀子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礼可“救患除祸”,因为礼能“明分使群”,所谓“礼者,贵残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他并不把礼的内容简单地看成个人的修身养性,回复本心,而将礼当做圣人所制定用以扰化恶性。……在荀子看来,孔孟“礼”的弊端是是抽象地谈礼的心性修养,为此他提出“非礼无法”的社会控制规范体系。荀子的礼思想以科学态度和理性主义填补了儒学在社会治理上的空白点,他应该被定位为儒家的创新者。

――摘编自陈晓声等《论荀于之礼与孔孟之礼的同异》

材料二  近代维新派普遍认为,荀子礼学,不讲大义,而惟等级、身份为重,束身寡过,拘牵小节。梁启超说“荀子之礼学,由今日以前权力压制之天下之宪法也”。康有为认为,荀子的礼学只能是在乱世之时,无法达到太平世的“大同”。历代经师,皆盘旋苟礼肘下,乃至传孔子真学之“大同”的礼学渐绝于世。他们出于政治的考虑,团体性地、有组织地将苟礼学视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一切反动学术的源头并不遗余力地予批判。

――摘编自康廷山《清代苟学史略》

(1)根据材料一提炼荀子关于礼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荀子之礼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批判荀子礼学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维新派批判荀子礼学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一方面,人们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另一方面,战争、经济恐慌等给人们

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能体现上述社会状况的文学作品是(   )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老人与海》    D. 《玩偶之家》

 

查看答案

透过下面两幅美术作品,我们能够体会出画家(   )

 

A. 对未来生活的绝望    B.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

C. 对底层社会的同情    D. 社会责任感和良知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美苏两国开始了空间技术领域争霸    B. 美苏两国开启了太空大战时代

C. 美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全面反超苏联    D. 美苏冷战推动了空间技术发展

 

查看答案

著名学术大师贝内德托·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中说“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现在的……一切历史都成了现代史。”下列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能说明这句话的是(   )

A. 古希腊文化与文艺复兴    B. 百家争鸣与新文化运动

C. 智者学派与浪漫主义文学    D. 理性主义的发展与经典力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