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硝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

“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硝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挺进大别山

 

B 【解析】材料“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说明这一历史事件胜利后建都南京,废帝王,宣扬民主精神,由此判断出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C正确,排除CD;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建都南京,但等级秩序森严,不符合“寻民主”,排除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 辛丑条约,太平夭国,甲午战争

C. 太平天国,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 “世胄摄高位,英雄沉下僚”

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 “立嫡以长不以贤”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查看答案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皇帝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北京大学郭卫东教授通过对地理大发现后的中外交往,特别是对物流和贸易交往中占有重要角色的茶叶、白银、鸦片等物品的考察,揭示出由贸易关系扩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对当时政治、军事、外交具有着潜在而又持久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

——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

评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主要原因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改革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倡导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能体现这一理念的一项改革措施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别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并指出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不同形式,及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