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

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A. 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B. 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C. 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 谈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A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从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等人的观点没有认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目的,认为引进外资就是承认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承认市场经济就是承认资本主义,其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故A项正确,D项错误;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故B项错误;废除新经济政策是斯大林体制确立的一步,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资本主义大变形》一书中指出:“在凯恩斯主义刺激下,美联储承担管理国家经济重任,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经济刺激主要手段,这导致政府和国会蜕变为权贵集团进行游说和相关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伤害,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挽救资本主义。”这一论点意在

A. 阐明经济政策应该及时调整

B. 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缺陷

C. 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

D. 说明美国社会危机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

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A. 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B. 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C. 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 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查看答案

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种植其他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侵略的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

B. 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

D. 中国卷人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查看答案

据记载,至1894年为止,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额6749万元;其中官方资产为4751万元,占70%。而在官办企业中,属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顽固派的阻挠作用

C. 列强未觊觎我国重工业    D. 洋务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杜君立在《现代的历程》一书中认为,“在资本主义崛起(或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战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工业化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取决于国家受战争影响的强烈程度。正如18世纪长期的激烈战争将英国推向了工业化。”以下表述最符合材料基本思想的是

A. 战争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

B. 洋务运动与内部战争压力有很大关系

C. 法国工业革命滞后与周边威胁有关联

D.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一战的爆发相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