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使德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政治...

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使德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政治局势动荡不安。鲁尔危机的发生,从实质上看是

A. 英美与法国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B.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的产物

C. 德国抵制《凡尔赛和约》的结果

D. 道威斯计划姑息纵容德国的结果

 

C 【解析】德国要求延期支付赔款,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鲁尔区,强迫德国履行赔款义务,从而出现鲁尔危机,所以从实质上看还是德国抵制《凡尔赛和约》的结果,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不符合题意,排除;鲁尔危机和体系调整、道威斯计划无直接的关联,所以选项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道威斯计划规定:“任何外国组织均不得妨碍德国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

A. 法国单独占领鲁尔地区

B. 德国可突破凡尔赛体系

C. 国联无权干涉德国经济

D. 法比两国从鲁尔地区撤军

 

查看答案

法国联合比利时占领鲁尔地区的主要目的是

A. 迫使德国及时赔款

B. 推行削弱德国的政策

C. 帮助德国经济复苏

D. 掠夺鲁尔区的资源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外交目标的核心是

A. 极力削弱德国实力

B. 维护法国国家安全

C. 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D. 重新确立欧洲霸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

                                    ——摘自[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材料二  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摘自陈明新《领袖情毛泽东与周世钊》

材料三  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毛泽东学说中的支柱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邓小平提出的“我们要埋头苦干”的内涵,谈谈你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 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一一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忧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从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就以实践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一一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