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

A. 不利于英国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

B. 为英国退出欧共体埋下了伏笔

C. 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

D. 是对孤立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C 【解析】试题分析: 英国加入欧共体后,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是要更好的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故选C。英国融入欧共体对英国发展有利,排除A;英国不是要退出欧共体而采取材料中的措施,排除B;孤立主义是英国置身于欧洲大陆事务之外,以便更好地以恰当时机参与欧洲事务,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

B. 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

C. 反对私有制,推崇公有制

D. 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法、英、日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魏玛共和国(德国)与苏联建立了秘密联系,得以在苏联训练飞行员和坦克手。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苏联这种外交政策显示了苏联

A. 试图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国家

B. 遭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孤立

C. 密谋发动了针对西方的战争

D. 为社会主义建设谋求宽松环境

 

查看答案

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指出:“凡是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商店,在广场上、屋顶上或门前设置有固定旗杆者,每逢星期日及纪念日,均须悬挂国旗,日出时升旗,日落时降旗。”这反映了

A. 中共对国家统一的服膺

B. 党旗成为根据地的象征

C. 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D. 边区政府规范国旗悬挂

 

查看答案

《剑桥中华民国史》指出,辛亥革命爆发后,“当革命势力表明他们掌握了国家的时候,他承认了民国的必然性。在共和制的最初几年.他为避免同革命领导人完全决裂而讨好他们,面临对抗就作策略上的退却”。这一叙述表明

A. 孙中山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潮流

B. 袁世凯为追求政治目标不择手段

C. 孙中山是政治妥协的成功运作者

D. 袁世凯是典型的政治实用主义者

 

查看答案

1898年,《农学报》载叙福建茶商有人“至印度学习,归用机器焙制,去岁出口四万箱,获得基厚??1905年,两江总督派员赴印度等地考察茶业,考察归来后力主设立机器制茶厂。这说明

A. 竞争与交流推动传统茶业转型

B. 洋务运动扩展到农业领域

C.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印度

D. 实业救国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