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一年,英王批准实施了选举改革法,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重新分配议会议员的席位...

某一年,英王批准实施了选举改革法,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重新分配议会议员的席位,二是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选民队伍。这一年最有可能是

A. 1688年

B. 1689年

C. 1721年

D. 1832年

 

D 【解析】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会议员的席位,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故答案为D项。1688年爆发“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伯利克里执政的某一天,雅典公民帕罗耶参加了公民大会,投票通过了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的决定。上述故事是

A. 真实的,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法院

B. 真实的,公民有权参与公民大会决策

C. 虚构的,陪审法庭是梭伦改革的内容

D. 虚构的,公民无权投票设立陪审法庭

 

查看答案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据此,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 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 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 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查看答案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感叹到:“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这里王夫之肯定的是秦朝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公九卿制

D. 皇帝制度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汉王叛逆,“从反者十九州”,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而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开工营建东都洛阳,“恃其富强,不虞后患”,“每月役丁二百万”,“结怨于民”,经十个月完成,“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运河建成后,洛阳成为全国的漕运中心。后来,唐朝也长期以洛阳为东都,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也先后定都于此。

——据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隋炀帝营建东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营建东都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地区挺进,揭开了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在此前后,蛟洋、赣西南、闽西等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蛟洋农民银行、江西工农银行、闽西工农银行等金融组织。这些金融组织各自发行了货币,货币的流通使用有特定的范围,货币发行有充足的准备金,纸币可随时兑换银元,币值比较稳定。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7月发行纸币和银元,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内统一流通。纸币上多设计有马克思、列宁头像,或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口号。临时中央政府加强货币管理,保障币值基本稳定。1933年9月后,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和王明的“左”倾错误,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极度困难,国家银行大量发行纸币,导致币值贬值。临时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币值,但终因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无法扭转通货膨胀的局面。1934年10月后,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

——摘编自罗华素《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