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后期,“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韩愈也自称:“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

唐代后期,“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韩愈也自称:“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科举成为享有经济特权的依据

B. 科举有利于造就新的社会结构

C. 唐代后期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

D. 唐朝科举制越来越受政府重视

 

A 【解析】材料前半部分说明通过科举考试可以跻身上层,后半部分说明家庭贫困的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摆脱困境,A正确;科举制有利于社会流动,但不是再造社会结构,B错误;材料没有提及财政加重信息,C错误;材料说明科举制对于下层民众作用,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朝的要藩重镇,大抵委以皇子镇守;中央三省长官人选,出现了士族比例下降、宗室外戚上升的情况,二者权势互为消长。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统治层争权夺势

B. 彰显皇室地位

C. 防止大权旁落于异姓

D. 加强皇权专制

 

查看答案

在西周春秋时,“孝”之道德最为重要。“庶人”之“孝”固以孝事父母为主,然贵族之“孝”则最重要者为“尊祖敬宗”,“保族宜家”,仅孝事父母,则不以为大孝。可见,对“孝”的认识

A. 推动家族团结与和睦

B. 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

C. 体现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

D. 随时代发展呈现不同内涵

 

查看答案

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并在近代发展成为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代希腊,某思想家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该思想家是谁?请列举他的其它观点。

(2)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虽然是宗教题材,但画中的圣母和圣子有母亲的柔美、孩子的天真。这一创作风格体现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3)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在德国出售赎罪券。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发动者和核心主张是分别什么?

(4)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该时期的人文精神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民族资本主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如下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F1可能是哪些国内国际因素?F2的阻力最有可能来自于哪一侵华势力?

(2)材料二中欧美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1929年能坚持下去的主要内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1956年民族资本主义比重不足1%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变化具体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1917年间,俄国有一千五百多万人被强征入伍;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实际收入却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材料二俄国当前的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上到下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的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三(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领路人。……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11月以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名义发动了一次夺权运动。随后不久,莫斯科政权也被苏维埃夺取。……终于在1920年代末控制了前沙皇俄国大部分地区。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战争”与“革命”之间有何内在联系?“革命”指的是哪场革命?其性质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

(3)材料三中的“夺权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采取了什么样的夺权方式?

(4)材料三的“夺权运动”有何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