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B 【解析】材料“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武帝司马炎之所以没更换痴愚的太子,主要是因为自西周以来的约定俗成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0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A. 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B. 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C. 稳定社会秋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D. 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

 

查看答案

18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提出了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应以西欧的历史来认识和剪裁的理论。1955年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明确提出历史学家应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西方史观的变化表明

A. 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B. 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

C. 冷战影响了史学研究

D. 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查看答案

2016年,英国全民公投后,宣布退出欧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总统大选中鼓吹“边境筑墙,提高关税”等以美国国家利益至上的言论。这些现象说明

A. 世界的经济已然呈现多极化

B. 全球化伴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C. 全球化阻碍了民族国家强大

D. 逆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占主流

 

查看答案

据史载,汉代每年“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于廷尉劳勉之,以劝其后。负多尤为殿者,于后曹别责,以纠怠慢也”,称作上计。材料表明汉代政府建立上计制度的目的是

A. 登记户口征收赋税

B. 整顿财政强化监管

C. 监察地方控制封国

D. 考核官吏肃清吏治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二战爆发后,挪威立即宣布中立。德国于9月2日宣称绝对尊重挪威的领土完整。事实上,挪威的中立的确对德国有利。德国平时要从瑞典输入600万吨铁矿石,其中有一半要经由挪威西部的不冻港纳尔维克。只要挪威维持中立,则运输铁矿石的德国船只就可能自由地出入该港,并沿着该国西岸航行。该航线也使英国难以封锁德国。

1939年12月,苏联进攻芬兰,英法两国开始讨论援芬问题。英国拟定派兵登陆纳尔维克的计划,以援助芬兰为借口,真正目的是想支配瑞典的铁矿。法国人也希望在北欧开辟新战场以牵制德军。1940年1月10日希特勒决定于1月17日发动西线大攻势的作战计划落入比利时人手中,迫使德国不得不重新拟定计划。1月20日,丘吉尔在一次广播中呼吁中立国基于对国际联盟公约的义务,自动与英法合作以对抗侵略。4月-6月,德国发动挪威战役,占领挪威。在以后的战争中,德军曾以挪威为基地越过芬兰进攻苏俄,未能达到其目的。此后仍继续把超过50万人的兵力和大量物资留在挪威。直到战况逆转,德军捉襟见肘时,这支兵力始终不曾抽调。1945年5月8日,挪威境内50万德军便不曾放一枪就向联军投降。

——摘编自钮先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1)根据材料,简析德国发动挪威战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挪威战役胜利对德国的战略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