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汉学家们称18世纪的欧洲为“中国之欧洲”。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汉学家们称18世纪的欧洲为“中国之欧洲”。当时欧洲的思想精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文字获得的。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伏尔泰认为,中国的宗教(儒学)是一种普世性的人道的、理性的宗教。以奎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认为中国实行的一种自然法。德意志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深信,中国合乎理性的道德规范是救治人类罪恶的良药,并将中国描绘为一个致治的理想国。莱布尼茨的学生因为在大学作《关于中国人道德学的演讲》而被解除了教授职务,还被勒令在48小时内离开国境。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在马噶尔尼访华(公元1794年)后,大家了解的中国情况反过来损及了这个国家——包括它的可尊敬的古代文明……中国人生活在最卑鄙的暴政之下……他们的社会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的基础之上……在欧洲人最近进展最快的那些领域里中国人的知识是十分缺乏的,与先进的欧洲相比,古老的中国文明则日益黯淡。

——摘编自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关系,并分析形成这一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不同之处,试论证后一种“中国形象”更真实可信的原因。

 

(1)关系:中国古代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资源,他们创造性地借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来表达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诉求。 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无神论、宗教宽容、崇尚德治、人道主义等理性品质;当时欧洲多数国家的宗教专制和封建君主专制仍然严重;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不同: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先进的“致治的理想国”:马噶尔尼认为中国是一个暴政下的愚昧落后的国家。 原因:启蒙思想家们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了解中国的;他们生活的时代,大多时候仍处于农耕时期,中国在物质文明等方面仍有领先西方之处;他们对中国的描述有故意夸张的成分,而且并非所有启蒙思想家都赞赏中国古代文化。马戛尔尼来华时间已是18世纪末,欧洲已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同时英国早已开始了工业革命。这时的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衰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人民贫穷愚味,近代自然科学几于为零,闭关锁国昧于世界大势,与先进的欧洲相比,中国确实已落伍于世界大潮。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欧洲汉学家们称18世纪的欧洲为‘中国之欧洲’。当时欧洲的思想精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文字获得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资源、借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来表达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等方面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品质、欧洲宗教专制和封建君主专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等方面分析形成这一关系的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一“将中国描绘为一个致治的理想国”、据材料二“中国人生活在最卑鄙的暴政之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致治的理想国、暴政下的愚昧落后的国家等方面指出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不同之处,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启蒙思想家处于农耕时期、马戛尔尼处于工业革命时期、中国落伍于世界大潮等方面论证后一种“中国形象”更真实可信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自古以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材料三儒家思想以人际关系为基础,治理国家为重要内容,追求完善道德为核心目标。它超越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观念、政治、法律制度和世界各大宗教文明,其内在价值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1988年2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开会,会后发表了一个宣言,最后的一句话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200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向世界公布设立“孔子奖”,每年一届,以奖励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专家们,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

——资料来源于网络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核心,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李贽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这一不同观点的生成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当前世界形势,谈谈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促进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

A. 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

B. 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

C. 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

D. 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

 

查看答案

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内涵是

A. 主张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

B. 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

C.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D. 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A. 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 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 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 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查看答案

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设黄门之署,置尚方画工,从事绘图,以备应诏。可见汉画

A. 为政治教化服务    B. 其理论已经成熟

C. 深受汉武帝推崇    D. 艺术感染力极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