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80年2月,清延派曾纪泽出使俄国进行...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80年2月,清延派曾纪泽出使俄国进行谈判。曾纪泽详细地分析了国际形势,使当时国际舆论都倾向于在谈判桌上尽快解决中俄争端。他提出本次谈判主要可细化为划界、通商和赔款三个方面。他认为如果能使中国获得更多领土,中国可以在赔款方面适当多支付于俄国。并尽量减少谈判中的障碍。在谈判过程中,曾纪泽一直坚持“重界轻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最终与俄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除了收回了崇厚割出去的伊犁南境长四百余里宽二百余里的土地,又收回了原伊犁九城长六百里宽二百余里的土地;塔、喀边界挽回“崇约”中大部分地界;撤销了俄国在乌鲁木齐等五处设领事条款等。

——宗岩《浅析曾纪泽与中俄伊犁谈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曾纪泽为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曾纪泽签订《中俄伊犁条约》的影响。

 

(1)努力:谈判前详细地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借助舆论手段,确定谈判方案,准备充分,减少谈判阻碍;在谈判过程中,以界务为重,冷静沉着,据理力争。 (2)简析:为中国挽回了许多经济利益;避免了许多领土的损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近代外交的一次胜利。 【解析】(1)依据材料“清延派曾纪泽出使俄国进行谈判。曾纪泽详细地分析了国际形势,使当时国际舆论都倾向于在谈判桌上尽快解决中俄争端。他提出本次谈判主要可细化为划界、通商和赔款三个方面”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挽回权利、避免土地损失以及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1911年后的几年中,法军的作战规划由总司令约瑟夫·霞飞制订。在这期间,他精心设计并不断改进复仇计划,结果计划的每一次修订都演变成一种新的战略模式。以应对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至1914年时,霞飞终于拟定了“第十七号计划”。如果有谁对法国当时这种新的战争哲学不甚明了,相信他在看了这项计划的第一句后就一定会豁然开朗一“无论处于何种形势之下,法军统帅都会毅然决然地前进,凝聚所有兵力,痛击德军。”

——菲利普·史蒂文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霞飞制定的对德国“第十七号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二战前对德国的态度与一战前对德国的态度有何不同,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英钱(重铢)。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钱。也就是一些人将秦半两钱剪下钱上的一圈青铜,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剪下12铢青铜,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本来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但各郡国官吏习惯难改,依旧中饱私囊。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汉代五铢钱重量准确,钱文秀丽,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铜钱。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货币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货币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究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总之,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曹童心《資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以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有所发展,某些领城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

留给我们太多的遭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再重蹈覆辙。”

——刘尚希、韩凤芹、中学锋(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

材料二西方的自然规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自此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问。但哲学与具体科学始终保持了一种不离不弃、相铺相成的紧密依存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为改进生产技术的一种经验积累和提升。中国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并行独立、互不相干的。

——整理自李洁明、王栓萌《近代中西方不同科技发展道路的哲学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唐宋时期与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并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西方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面图表反映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美地图标“福克兰群岛”》的争议情况。由此可知

 

1764年

法国在群岛东部建立居民点

1765年

英国在群岛西部建立居民点

1767年

西班牙购买群岛东法国居民点

1816年

阿根廷独立后接管群岛东部

1833年

英国将阿机延官员从东部驱逐

1982年

英国挫败阿根廷攻该群岛计划

2016年

英国不承认联合国判归阿根延

 

 

A.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逐渐融为一体

B. 殖民扩张使大量财富流入西欧

C. 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