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著名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战国纷争的时代...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著名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战国纷争的时代,各地田亩不同,车轨不同,法律不同,服饰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初并天下,确立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新的专制主义政体,由中央政府主持,进行了“治驰道”的伟大工程。形成了通达全国的交通。作为“周定四极”,“经理宇内”的条件。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朝公开宣布的基本政策,就包括“车同轨,书同文”。汉武帝时,开通往“南夷”地区的通道,平治雁门地区交通险阻,打通西城道路,开凿漕渠……当时,海内成一体,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农工商交易之路通”;秦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大体完成了合流的历史过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指出秦汉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交通发展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特点:中央政府主导;幅射面广,通达全国;陆路和水路并进。 (2)影响: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 【解析】(1)由材料料“由中央政府主持……形成了通达全国的交通……开通往“南夷”地区的通道,平治雁门地区交通险阻,打通西域道路,开凿漕渠”可归纳秦汉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2)由材料“海内成一体,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农工商交易之路通”;秦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大体完成了合流的历史过程。”,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归纳秦汉交通发展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安全是国之大事,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振兴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同其他古代社会修建的道路一样,也刺激了经济的一体化:尽管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军事用途,但是之后,这些路桥却成为内部商业交流的通衢。

公路连接了罗马帝国的各个部分。一条长4800公里的路与北非海岸线平行,许多支线一直延伸到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以深入撒哈拉沙漠。在东部地中海地区,罗马人也新建一些道路,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

——摘编自《新全球史》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秦朝驰道和罗马帝国大道的共同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其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14—17世纪初,结伴航行成为保护英国海上贸易商船安全的主要办法。其基本情形为:商船对自己进行武装,而后结伴出航,英国官方担当了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官方开始在需要时向商船提供军舰护航,以加大对海上贸易商船的保护力度。随着英国海外贸易和商船数量的不断增加,护航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愈加严重,同时法俄贸易攻击意图愈加明显,19世纪80、90年代,英国放弃了对海上贸易提供直接保护的政策,确立了海军封锁攻击政策,即在战争开始之时,采取及时封锁敌方海军军港和主动攻击敌方据点、海上贸易商船等行动,以控制和吸引敌方海军力量,从而达到保护海上贸易的效果。

——摘编自《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

(2)阅读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结合所学,请任选一个演变阶段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一一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一一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并分析两种文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和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者医学奖得主之一,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艺术特色是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自然主义

D. 现实主义

 

查看答案

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投票表决进行明确规范。这表明我国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索中前进

B. 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

C. 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 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查看答案

古代雅典,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是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地通过抽签产生,公民不得连任官职。其做法

A. 体现了公民大会的权威性

B. 确保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C. 维护了司法机构的公正性

D. 保持了公民团体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