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

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到1942年,金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49.9万元,为全园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A. 政府对经济的政策指导

B. 民族工业向内地的迁入

C. 滇缅国际交通线的打通

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A 【解析】题干所述可知1937到1942年云南工业资本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量民族工业内迁有关,这都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指导,故A项正确;BD项包含在A项之中;国际交通线打通是1942年入缅作战胜利之后,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世学者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误解之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一人促成的;误解之二是,从此禁绝了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这反映出

A. 后世学者的相关解释都不符合历史事实

B. 学术研究对历史现象的解释缺乏客观性

C. 史学研究无法正确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

D. 对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会影响历史结论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实行集体安全原则。基本内容是: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即“全体一致”原则;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会员国如违背盟约而从事战争,其他会员国有权对其进行经济、军事及政治制裁。

在联合国宪章中,集体安全规定的基本内容是:安全理事会具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主要责任,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国、法国、苏联、英国、美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具有否决权,即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之行为之应付方法,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当事国实行制裁,如和平手段不足以恢复和平,安理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等等。

——据徐蓝《世界大战、集体安全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联合国宪章有关集体安全的规定反映出二战后国际社会的哪些重大变化。

(2)根据材料,指出在集体安全原则方面,联合国宪章与国际联盟盟约的规定有何明显的不同。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著名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战国纷争的时代,各地田亩不同,车轨不同,法律不同,服饰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初并天下,确立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新的专制主义政体,由中央政府主持,进行了“治驰道”的伟大工程。形成了通达全国的交通。作为“周定四极”,“经理宇内”的条件。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朝公开宣布的基本政策,就包括“车同轨,书同文”。汉武帝时,开通往“南夷”地区的通道,平治雁门地区交通险阻,打通西城道路,开凿漕渠……当时,海内成一体,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农工商交易之路通”;秦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大体完成了合流的历史过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指出秦汉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交通发展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国家安全是国之大事,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振兴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同其他古代社会修建的道路一样,也刺激了经济的一体化:尽管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军事用途,但是之后,这些路桥却成为内部商业交流的通衢。

公路连接了罗马帝国的各个部分。一条长4800公里的路与北非海岸线平行,许多支线一直延伸到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以深入撒哈拉沙漠。在东部地中海地区,罗马人也新建一些道路,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

——摘编自《新全球史》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秦朝驰道和罗马帝国大道的共同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其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14—17世纪初,结伴航行成为保护英国海上贸易商船安全的主要办法。其基本情形为:商船对自己进行武装,而后结伴出航,英国官方担当了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官方开始在需要时向商船提供军舰护航,以加大对海上贸易商船的保护力度。随着英国海外贸易和商船数量的不断增加,护航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愈加严重,同时法俄贸易攻击意图愈加明显,19世纪80、90年代,英国放弃了对海上贸易提供直接保护的政策,确立了海军封锁攻击政策,即在战争开始之时,采取及时封锁敌方海军军港和主动攻击敌方据点、海上贸易商船等行动,以控制和吸引敌方海军力量,从而达到保护海上贸易的效果。

——摘编自《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

(2)阅读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结合所学,请任选一个演变阶段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