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但始终处于西方发达国家前列。 材料一二战后...

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但始终处于西方发达国家前列。

材料一二战后到7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较高的时期。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输出资本、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商品出口,积极利用国际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政府和私人企业都认识到科技水平的重要意义,因此不惜耗巨资促进科技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另外,无论是民主党政府,还是共和党政府,都不得不顺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潮流。

——《战后美国的经济》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到7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每次金触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1930年代大箫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19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向松柞《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原因:二战后,美国占领国际市场输出资本;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些都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2)不同:70年代物价上涨,30年代物价下跌。 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尤其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日本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出现,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走向崩溃。 【解析】(1)依据材料一“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输出资本、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商品出口,积极利用国际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政府和私人企业都认识到科技水平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所学从美国资本输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制定金融和贸易政策回答。 (2)第一小问不同从材料二“物价大幅度上涨”并联系经济大危机时候物价下跌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19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的信息和所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特点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特点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从1948年到1994年世界上先后出现了109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90年代的产物,如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独联体等。这反映了

A. 联合国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B. 区域集团化加速了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

C. 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推动了经济区域化

D. 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

A.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D. 实施新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1829年,道光帝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外洋夷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在内地行使……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这表明当时

A. 开始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

B.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 清政府缺乏主权货币观念

D. 外币流入扰乱了资本市场

 

查看答案

1936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国防计划大纲草案》,具体规划了该年的军事任务,决定修筑上海至杭州、吴江至福山无锡至澄江三道国防线。这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

A. 企图维护独裁统治

B. 策划围剿革命根据地

C. 准备对日防御作战

D. 借抗战之机掠夺民财

 

查看答案

《夫妻识字歌》唱道:“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这段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教育的材料所体现的教育方针属于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毛泽东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

C. 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