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其《马...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其《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一直争议不断,很多人对其是否到过中国存疑。马可波罗生前曾面对亲友的责难,表白绝来言过其实,其所见异事“尚未说到一半”。1995年,英国学者吴芳思(Frances Wood) 著《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否认其到过中国;1999年,中国著名元史专家杨志玖出版《马可波罗在中国》,确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论争的主要问题大体为: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有无直接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马可。波罗书中没有提及长城、筷子、茶叶、中医(如针灸)、汉字、印刷术、妇女缠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书中的许多中国地名用的是波斯语名等。

有人从争辩双方的学术背景方面进行了论证,几乎中国所有蒙元史学者都认可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英国学者吴芳思是否认派的代表,其不是研究蒙元史的专家;只是中国问题的研究者。

--据刘大年《历史学理论的建设问题》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释须史论结合)

 

示例一论题:历史阐释必须有丰富的史料支撑。 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之所以成为争论已久的话题,其重要原因是缺乏丰富的史料支撑。因为历史研究必须对史料做出充分的研究,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中国学者的观点遭到西方学者的质疑,是因为缺乏令人们信服的丰富史料。中国是有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但在浩若烟海的史籍中,只有个别学者找到了说服力不强的零星记载,游记中没有提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如中国日常喝的茶、经常使用的汉字第都无记载。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的争论可以看出,历史研究和解释说明了”孤证不立”的道理。 示例二论题: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他在中国生活多年,其回忆录反映了他到过中国的经历。他有关中国的大量记载是不可能凭想象编造出来的。他的游记并不是历史学家的历史考察报告,只是一位长期在中国生活过的商人的回忆录。因此。不能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来要求他。书中有无长城的记载更证明了他未到过中国。马可•波罗生活年代大致为元朝,此时的秦汉长城因多是土堆的,中已毁坏,其遗迹一般不易找到,我们现在所见长城是明代所修,他是不可能看到的。因此,马可•波罗是到过中国的。 示例三论题:马可•波罗未真正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是著名的旅行家。他的游记记载的中国的情况是失真的。中国是有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但在浩若烟海的史籍中,只有个别学者找到说服力不强的零星记载;游记中没有提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如中国日常喝的茶、经常使用的汉字等都无记载;秦以来修建的长城也无记载。中国学者都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这是其民族感情的一种体现。《马可•波罗游记》很可能是旅行家粉饰虚构之作,是道听途说的记载。因此,马可•波罗未到过中国。 【解析】材料中给出的材料主要讨论的问题是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我们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选择支持其中的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找出这一观点的支撑材料,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也可以通观全局来分析,分析史论和史料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样找出合理的论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洛克认为,政府应该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但是,人民应该拥有最高权力,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政府不能履行契约所规定给它的、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安全的责任。洛克清楚地阐述了政教自由主义的哲学思想,这种自由主义成为17世纪英国和荷兰思想界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宗教宽容、强调商业和工业的重要性、对个人劳动所得的尊重、重视正在涌现出来的中产阶级、拥护所有权和监督权、拥护人人平等、重视教育等观点。此外,自由主义由于强调解除教会和国家的强制性征税,所以它在过去和现在都体现出高度的个人主义的色彩。洛克的哲学和政治理论明显地影响了美国的开创者,并几乎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第二天性。这种哲学与牛顿的经验主义一起给伏尔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这种哲学的精神和观念带回到法国。

--摘编自[美]古德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提出了“健全的个人主义”作为自由人格的典范,然而,“健全的个人主义”除了西方的思想资源之外,还有中国先奏传统的影响。胡适认为精神当以物质为基础,提出“实际的仁爱论”,引进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思想。试图推进抽象的儒家之爱。同时他主张知耻、孝悌等传统道德条目,重新考量“忠恕之道”。主张尊重他人的主体性;他还批评孔子的中道立场,主张狂狷人格;他反对以孟子为代表的“独善的个人主义”,主张“成器论”,突破了儒家传统的成德论。胡适的自由人格论……具有某种圆融性。

--摘编自蔡志栋《先秦诸子与中国现代自由人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对近代欧美国家的影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的自由主义与胡适的自由人格论内涵的异同,并说明其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后,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石油及工厂和港口等。这些公司在上市时,把股价故意定得偏低,并面向所有的人销售。这一举措

A. 加强了国家干预力度

B. 扩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C. 恢复了自由放任政策

D. 提高了国民的工资收人

 

查看答案

1950年7月,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创建由7.5万人组成的警察预备队。这一预备队后被改编为自卫队,成为日本重整军备的基础。另外,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庞大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强心剂。这说明

A. 美苏争霸出现新动向

B. 东亚区域形成两极格局

C. 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

D. 美国调整亚太地区战略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 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查看答案

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

A. 倡导公开公正

B. 重视物权保护

C. 关注人身安全

D. 强调诉讼程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