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文中对辛亥革命作了生动地描述并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同时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

——摘编自鲁振祥《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 论题: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解析】本题的论题是“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而材料中对辛亥革命的论述主要是从积极性质方面来谈的,格外强调了在多重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向,论述辛亥革命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并结合具体史实来论述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14世纪初,英国就注意到了煤烟污染,17世纪伦敦煤烟污染加重时,有人著文提出过改善大气品质的方案。不过直到这时,污染只在少数地方存在,污染物也较少,依靠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尚不至于造成重大危害。环境污染发生质的变化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则始于18世纪末叶兴起的工业革命。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史学家普遍把工业革命视为人类历史或“南—北”差距的分水岭,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这场革命视为人类环境污染史的分水岭;又由于“从影响全球和区域的环境问题看,主要责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工业发达国家”。

材料二

材料三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当时,《人民日报》还刊载了李维汉关于这一方针在全国人大会议报告的报道。

(1)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一研究的着眼点及现实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二权力关系设计和材料三政党关系设计的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扼要说明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A. 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 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 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 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查看答案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

A. 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B. 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 奠定了社会转型基础

D. 彻底改变了社会落后面貌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

A. 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

B. 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

C.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D. 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

 

查看答案

希拉里访问希腊时曾笑称:“希腊应对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收取版税”,希拉里这样说主要是雅典政治开创了

①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②司法独立的原则

③普遍选举的原则

④“主权在民”的原则

⑤集体领导的原则

⑥“分权制衡”的原则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