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研究中国商朝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 甲骨文中“蚕”...

研究中国商朝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 甲骨文中“蚕”、“桑”、“丝”等文字

B. 电视剧《武王伐纣》中演员的丝绸服饰

C. 小说《封神演义》中关于丝织品的描写

D. 人教版历史必修2记载:“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A 【解析】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可较直接作为研究商朝丝织业的发展情况的历史根据的史料,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A项是是第一手史料,故选A;BCD是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语和汉语在亲属的称谓上有很大区别。在英语中祖父、祖母与外祖父、外祖母一般不作区分都统一使用grandpa和grandma姑姑和姨妈在英语中也统一使用aunt。汉语中这种细分的亲属称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什么的影响

A. 程朱理学

B. 维护封建等级的礼法观念

C. 三纲五常

D. 区分内外亲疏的宗法意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文中对辛亥革命作了生动地描述并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同时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

——摘编自鲁振祥《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14世纪初,英国就注意到了煤烟污染,17世纪伦敦煤烟污染加重时,有人著文提出过改善大气品质的方案。不过直到这时,污染只在少数地方存在,污染物也较少,依靠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尚不至于造成重大危害。环境污染发生质的变化并演变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则始于18世纪末叶兴起的工业革命。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史学家普遍把工业革命视为人类历史或“南—北”差距的分水岭,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这场革命视为人类环境污染史的分水岭;又由于“从影响全球和区域的环境问题看,主要责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工业发达国家”。

材料二

材料三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当时,《人民日报》还刊载了李维汉关于这一方针在全国人大会议报告的报道。

(1)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一研究的着眼点及现实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二权力关系设计和材料三政党关系设计的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扼要说明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A. 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 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 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 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查看答案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

A. 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B. 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 奠定了社会转型基础

D. 彻底改变了社会落后面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