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荀子》中记载了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贡的故事。南郭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荀子》中记载了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贡的故事。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东汉马融曾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言人在见教,无有种类。”

材料二下面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9%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66%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三下面是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

时间

内容

1862年

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1863年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1866年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1867年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1872—1875年

派遣留美学生120人,学习自然科学(声光化电算法及制器)

1887年

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教育和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的异同点。

 

(1)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有利于推动文化下移。 (2)主要变化: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列总体呈上升趋势,民办书院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控制加强。 (3)特点:注重外语和科技教育;重点培养军事和实用技术人才;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相同点:教育对象有限;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不同点:古代教育被儒家思想垄断;学习内容单一,以社会科学、道德教育为主,为维护封建专制服务;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注重自然科学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内容较为丰富,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以及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比较能力。 (1)孔子的教育思想,根据材料中的“言人在见教,无有种类”可以看出是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的垄断。联系所学可知,这种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推动文化下移。 (2)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可以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得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特别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思想控制加强等方面的因素来回答。 (3)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信息看出注重外语和科技教育、重点培养军事和实用技术人才以及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古代教育和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的异同点,可以从教育对象和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来比较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这表明当时

A. 异质文化融合,儒家与时俱进    B. 修禅之风盛行,官场生态恶化

C. 士子表里不一,社会风气沉沦    D. 理学陷入困境,亟待推陈出新

 

查看答案

宋代理学家着重研究的儒家经典,首先是《周易》。理学家通过对儒家经典进行注疏,阐述他们对字宙和人生的见解,并借用《春秋》的微言大义,说明“尊王攘夷”的理论。这说明宋代理学旨在

A. 探求宇宙本原

B. 继承周孔儒学

C. 考订儒家经典

D. 维护封建统治

 

查看答案

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原则,以礼为仁的表现形式,把道德行为和修身济世联系起来。这反映了孔子

A. 认为礼是道德核心    B. 希望恢复周代礼制

C. 要求缓和社会矛盾    D. 倡导道德的自觉性

 

查看答案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以下对王夫之的这一思想主张认识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B. 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 主张与当时新型经济成分的出现有关    D.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理念

 

查看答案

清朝末年,黄宗羲的思想受到了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高度关注和大加赞赏,甚至谭嗣同等人还把《原君》等名篇节抄并散发。这反映了

A. 黄宗羲的思想实质上是民主思想    B. 黄宗羲的思想是引入西学的桥梁

C. 改良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古代民本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