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明确标榜不谈政治。1918年底,陈独秀和李大钊一起创办...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明确标榜不谈政治。1918年底,陈独秀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作为新的阵地,关注时事,讨论政治问题,以补《新青年》之不足。这表明陈独秀

A. 投身民国初年日益活跃的政党竞争中

B. 试图将俄国革命道路与中国实际结合

C. 由温和的思想启蒙转变为激进的革命

D. 意识到政治变革是改造国民性的前提

 

D 【解析】“关注时事,讨论政治问题,以补《新青年》之不足”说明政治改革的重要性,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党政治信息,故A错误;材料讨论的是政治改革,不是采用俄国道路,故B正确;温和的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A. 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 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 封建法律程序呈现随意性

D. “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查看答案

《宋史•职官志》提到:“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有利于

A. 平稳实现人事权力的转移

B. 奠定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

C. 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D. 建立精干有效的行政体系

 

查看答案

春秋后期各国都先后进行了“均田分力”、“与民分货”的赋税改革。这些改革

A. 实践了儒家“仁政”思想

B. 促进了小农生产组织形成

C. 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 推动了铁犁牛耕技术产生

 

查看答案

辽宁喀左、北京房山发现了一批西周初期的燕国铜器,江苏丹徒也发现了西周初期宜国铜器。此材料有利于说明

A. 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 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C. 西周燕国宜国冶铜业比较发达

D. 西周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出身于手工业的思想家、教育家,心学的后继者,38岁时拜王阳明为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创立了泰州学派。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性的体现和成圣成德之根据,王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良知“当下具足”的本性,主张良知“现现成成”“天然自有”,将良知的实现看作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工夫。他将传统儒学的“天理”解释为“天然自有之理”。“天然”就是“百姓之道”“日用之道”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容,正式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基本主张,强调“道”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肯定了“道”之“愚夫愚妇可以与知”的一面。王艮的“格物”说指出应当由人民来“格”国家的过失,而“物”则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应该具有自我尊严,不应处于屈从,而应处于主导地位。王艮积极从事民间讲学活动,坚持“有教无类”的传统,将教育对象平民化。在教学过程中王艮注重用“简易明白”“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觉悟。

——摘编自王强《王艮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艮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艮思想的特点并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