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曾经在四个层面上对“现代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曾经在四个层面上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政治层面——世俗政体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经济层面——市场经济以及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积累;

社会层面——劳动与性别分工体系的形成;

文化层面——宗教的衰落以及世俗物质文化的兴起,尤其是个人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文化取向。

——摘编自(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现代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

 

示例一 论题: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了国家近代化。 英国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国家。正是在民主政治的保障下,英国的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不仅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日不落帝国”,且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极大推动了国家的近代化进程;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的制定,确立了联邦制民主共和政体,保障了国家的政治民主,推动了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地位持续提高,从而促进近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由此可见,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了国家近代化。 示例二 论题: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近代化。 自14世纪以来,西方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在此思想的影响之下,人们逐渐地重视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思考人存在的意义,主张跳出宗教的范畴来思考问题,因此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及方式;宗教改革确立了“信仰得救”的观念,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使人们具有了宗教信仰的自主性,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启蒙思想家们提出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政治的理论,并且强调“人生而平等”,客观上推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推翻殖民统治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近代化。 【解析】从材料可知,对“现代性”的内涵有四个层面的界定―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学生在答题时,必须结合材料对四个层面的相关解释作答,并且有史实依据的支撑。依据材料可提炼出观点:一、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推动国家近代化,可从“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的近代化”这一角度来阐述。例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推动英国进行早期殖民扩张并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殖民霸主,以及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领跑世界。另外也可从美国、法国的角度进行阐述。二、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的近代化,此论题可以从解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的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论证过程中,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自圆其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崛起,不断追求民族兴旺、国家强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任何民族的美好期望,是每个国家长期奋斗的宏远目标,是世界上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最终战略选择。

材料一中国古代传统战略文化思想是以民为本、文武并用。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君主执政的目的应是“以君保民利民”,其执政理念则应该表现为“民为邦本,本囿邦宁”。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财富,而是坚持“与民休息”“以农为本”的政策,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从不主动侵扰、扩张和掳掠,而是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

——摘编自唐尧《论中国古代盛世时期的战略文化》

材料二美国推行霸权的力量源泉是美国民族的特质和美国传统的历史。美国的战略文化,缺乏悠久的历史哲学传统,没有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也没有相应的严肃感,但有着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通过战争等手段把自己的利益和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经历,从而使之充满自信和自负,同时也富于进攻性和强制性。……在美国有一句格言:“没有一个伟大的敌人,便没有伟大的美国。”美国人的世界观继承于西方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統,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出强烈的二元对立倾向,看待事务上“非黑即白”。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仍然在美国极度盛行。……同时,由于美国自身的“民族优越感”和“天赐使命感”,其片面的认为世界上的“民主国家”之间是不可能产生战争的,民主国家只会与非民主国家之间爆发战争。美国简单的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民主和非民主两类,并且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能力将非民主国家改造成为民主国家,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推翻其政权。……美国人深受杜威学说影响,大多带有实力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但从当代美国军事战略本质来看,其战略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实力主义。美国在其战略文化影响下的战略推进过程,也是其在实力主义影响下推动其霸权的过程。

——摘编自李啸《浅析中美战略文化之差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盛世时期战略文化的特征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战略文化选择的差异。据此得出当今中国国家崛起战略选择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该表主要反映了

A. 世界经济工业总量的不断提高

B. 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逐渐转型

C. 低收入国家工业总量领先世界

D. 中收入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

 

查看答案

苏联“只注意使工人、农民、妇女在苏共中占有相应的比重,而忽视了国内工人力量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知识分子被迫戴上‘紧箍咒’”。材料引发

A. “斯大林模式”成为社会发展桎梏

B. 知识经济引发苏联社会结构大变动

C. 工人阶级在新技术革命中不断更新

D. 苏联知识分子与苏联体制渐行渐远

 

查看答案

以下两种方式决定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第二种,领衔反对党的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两种方式均需要平民院举行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英国的这种政治体制

A. 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B. 避免了国王的权力扩大

C. 确保了议会的集体统治

D. 保证了议案的有效通过

 

查看答案

在古代雅典实行国葬制度,国家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并出资抚养阵亡者遗孤。在葬礼上,不仅要举行葬礼游行,还有演说家发表演说。演讲者在发表演说时要赞扬城邦,赞扬在战争中牺牲的人,还要赞扬雅典人的祖先和先辈,以及那些仍旧在世的人。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A. 演讲是政治家的必备素质

B. 军事斗争对城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 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城邦存在为前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