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但据当时报纸记载:乃因...

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但据当时报纸记载:乃因欧化初来,风气未开,一般市民害怕上车触电多不敢乘坐。这主要说明

A. 近代中国极力抵制西方工业文明

B.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C. 上海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最深

D. 落后思想不利于先进文明的传播

 

D 【解析】从“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可知,当时国人思想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故D项正确;A中极力反对不符合事实;电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从“一般材料中只介绍电车一项内容,不能说明上海受工业文明影响最深,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6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权分立’”。孙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孙中山的“新主义”

A. 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

B. 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

D. 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A. 违背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 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C. 站在垄断资本家对立面

D. 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查看答案

1869年12月18日,《上海新报》报道称:“华商富民若在上海兴办船厂,可买西人做成的各种机器。”该报道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中国

A. 已有私人投资近代企业的倾向

B. 已经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

C. 传媒界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 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0月20日前后的一天晚上,列宁……顺利越过国境线……到达住所后……列宁集中全副精力开始起义的一切准备。10月23日晚,列宁参加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特别会议。列宁在会上先后作了三次发言……他强调:“从来没有人不经过战斗就会把政权交出来……政权总是靠暴力夺取的,它不会通过发表个什么宣言就从一个阶级转到另一个阶级手中,而任何宣言也维护不了这个政权。”最后,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列宁决定亲自去斯莫尔尼宫去指挥起义……列宁的到来使同志们既感到大吃一惊,又十分高兴,因为这样列宁可以直接驾驭整个起义的航轮,成为起义的总指挥……11月7日下午6时,起义队伍已将冬宫完全包围。11月8日晚,苏维埃代表大会举行第二次会议。大会还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1917年11月9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革命万岁!”、“社会主义万岁!”和《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

——季正矩《列宁传》

(1)根据材料,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传统社会,婚姻以“事宗庙、继后世”为目的。其仪式,通行六礼。宋以后虽有简化,基本上仍遵循凭媒定娶、尊长主婚、写立婚书或收受聘财之习俗。民间婚姻习俗乃百姓私事,只要不因纠纷告上衙门,多与官府无涉。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等省份出于改变婚姻陋习,增加新政经费诸考虑,下令废止民间自拟庚帖,改为购买官方统一印制的婚书。四川省拟定大量白话文告示,广为宣传的同时,赶印了5万份婚书,要求各地三个月内售清。这次改革是政府试图以法律形式规范民间婚姻的尝试,由于民间婚俗根深蒂固,官制婚书费用较高等原因,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吴佩林《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之推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