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5年8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

1945年8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效期为30年。1950年2月,经过谈判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表明

A. 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

B. 美苏冷战对中苏关系变化影响有限

C. 对苏外交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核心

D. 两国政府坚持务实灵活的外交原则

 

A 【解析】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承认国民政府与别国所签订的条约,新中国政府愿意在新的基础上与外国重新订约,这表明新中国努力建设新型平等的外交关系,故A项正确;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美苏冷战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B项错误;国家外交的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7年1月和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对日要求“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到了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了日本的一切赔偿。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基于

A.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C. 中国大陆形势变化

D. 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查看答案

1924年1月,孙中山在闸述“国民党之主义”时指出:“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其阐述

A. 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

B. 标志着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

C. 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D. 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 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C. 明太祖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军权

D.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查看答案

《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A. 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 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 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 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查看答案

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

B. 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人自觉阶段

C. 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D. 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