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

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暑、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况万国舆图》等图书。材料表明利玛窦

A. 顺应了中国新经济方式的产生

B. 主张“西学东渐”以改造中国

C. 借传教为名推广西方近代文明

D. 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D 【解析】利玛窦在教堂中放置的这些东西都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这使得中国人认识到更多的西方先进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利玛窦对经济方面的努力;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西学东渐”的思想,更提不上“改造”中国;C选项错误,错误,利玛窦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传教,其他的都是手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庚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

A. 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

B. 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

C.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 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查看答案

下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A. 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B.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 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

D. 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查看答案

从17世纪开始,一场“农业革命”如火如茶地展开。这场革命中,资本主义型的农场在农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耕作和栽培技术经历了重大改革,如:农业机械的采用、畜种的改良。这场“农业革命”的主要作用在于

A. 推动贩卖黑奴活动的开展

B. 使“圈地运动”得以终结

C. 为工业革命准备重要条件

D. 促使殖民争夺不断地加剧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A. 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遭到严重破坏

B. 国家干预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优势

C. 经济萧条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

D. 美苏在经济领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列强资本输出迅速增长

B. 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

C. 民族资本社会地位提高

D.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