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美国《纽约时报》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部分新闻的标题,从中反映出
新闻标题 | 时间 |
外蒙古试图赶上20世纪的发展 | 1959年8月3日 |
民间音乐在肯尼亚衰颓 | 1959年11月8日 |
埃及学生要刷牙,学校免费提供牙刷和牙膏 | 1960年4月22日 |
巴布亚人离开石器时代 | 1960年7月1日 |
牧童上了开罗的电视 | 1962年11月25日 |
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 | 1967年8月17日 |
西贡姑娘的服装用超短裙代替了袄代 | 1969年3月31日 |
A. 资本扩张的加速趋势
B. 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样化趋势
C. 文明的同质化趋势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A. 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 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 《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D. 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思想是
A.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
C. 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
B. 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C. 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D. 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间喜剧》是该类文学的代表作
B. 这类文学在英国的代表是雪莱
C. 中国“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具有类似的文学手法
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罗马法中最为完备的是它的私法部分,其中关于妇女的立法主要集中在监护、婚姻和财产继承上,对后世各国有关妇女地位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说明罗马法
A. 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
B. 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
C. 已经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D. 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