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抓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起来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A. 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 二月革命中
C. 七月革命中
D. 十月革命中
“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里的“新型”是指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暴力革命为手段
C. 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D. 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
1950年,苏联政府发行邮票,纪念列宁创办《火星报》50周年(如下图)。列宁当时创办该报主要是
A. 为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做好准备
B. 为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
C. 为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做准备
D. 为发动十月革命做舆论方面的准备
列宁早在20岁之前就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使他萌发革命思想的第一人是
A. 父亲
B. 哥哥
C. 马克思
D. 车尔尼雪夫斯基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对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指出孟德斯鸠的代表著作及治国主张。以材料二为样本,对孟德斯鸠的治国主张加以评价。
(3)用材料三的观点解释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作用。
阅读材料,并下列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中英小麦价格(单位:每公石公分银)
年代 | 中国的小麦价格 | 英国的小麦价格 |
1701—1710 1711—1720 1721—1730 1731—1740 1741—1750 1751—1760 1761—1770 1771—1780 1781—1790 1791—1800 | 25.20 24.17 23.34 26.16 29.88 42.74 44.96 29.73 42.01 51.29 | 65.20 68.21 61.60 55.76 46.08 63.05 73.44 84.19 88.21 138.56 |
材料二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50年间,中、英两国的小麦价格变化各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中英两国的社会实际,分别指出中、英两国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贸易存在哪些问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二战后上述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