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中国过去的政治……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调整?说明这一调整的进步性。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的观点。

 

(1)调整:实行郡县制。进步性:地方官员由世袭到君主任命(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2)示例: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它没有揭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实质。(3分)虽然相权曾起到了分割皇权的作用,谏议制度可以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但皇帝始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本质上是君主专制。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可知,此调整应为实行郡县制;“进步性”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为开放性设问,答题时考生需要先明确材料二中的观点,然后进行评价,评价时应条理分明、史论结合。 【解析】(1)调整:由材料一中“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可知,此调整应为实行郡县制;实行郡县制。进步性:由材料中的“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再联系所学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知识回答即可,郡县制使得地方官员由世袭到君主任命(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2)为开放性设问,答题时考生需要先明确材料二中的观点,然后进行评价,评价时应条理分明、史论结合。考生可以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以理解为是正确的,但是要结合君主专制制度的相关史实来进行论证,做到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查看答案

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 “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查看答案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修长城    D. 统一文字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关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山姆大叔”此举的目的有

①遏制苏联力量的崛起

②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③扩大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稳定西欧经济,扶持控制西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 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B. 天朝上国的观念根深蒂固

C. 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 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