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左传》记载:“……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正,郑公子忽为质于周。”材料中这种...

据《左传》记载:“……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正,郑公子忽为质于周。”材料中这种周朝与郑国互换人质现象突出表明

A. 春秋诸侯国间政治持有的交往方式

B.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缺乏互信

C. 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D. 君主专制遭到严重挑战

 

C 【解析】根据宗法制原则,周王本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周朝与郑国互换人质,周朝降低到与郑国同等地位,说明宗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故答案为C项。周朝不是诸侯国,周朝与郑国的关系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排除A、B项;夏商周时期还没有建立起君主专制,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三,四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主制度,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中国过去的政治……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调整?说明这一调整的进步性。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查看答案

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 “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