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1年3月,得知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后,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

1921年3月,得知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后,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这是因为新经济政策

A. 间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 一定程度恢复资本主义

D. 促进生产关系根本变革

 

A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根据时间1921年、外国革命者的话、西方人士的话等信息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列宁当时要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而新经济政策则是间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A;并未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排除B;苏俄发展社会主义,排除C;D项说法有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分析英国贸易政策时指出,“正是以前支持保护主义的资产阶级现在给予了英国的自由贸易以坚定的支持。”“如果对重商主义经济学家的政治理想和兴趣所在不抱任何偏见,那么自由主义经济学本来是可以继承重商主义经济学的分析工作的。”作者旨在强调贸易政策

A. 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

B. 前后具有继承性

C. 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D. 本身具有阶段性

 

查看答案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维护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公民团体。”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 公民团体实际上就是城邦制度

B. 公民意识决定了人际关系

C. 由公民用体构成自治性的社会

D. 城邦有利于公民行使权力

 

查看答案

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斯大林迫使我国签订了一项秘密的《补充协定》规定在苏联的远东和中亚地区、我国的东北和新疆“不给予外国人以租让权利。并不订第三国的资本或其他公民以直接或间接形式所参加之工业的、财政的、商业的及其他的企业、胡关、会杜与团体的话动。”该《补充协定》

A. 有利于我国开展独立自主外交

B. 有助于“一五”计划的开展

C. 影响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

D. 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查看答案

1942年2月23日,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指出,中国“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顶住了日本的进攻,歼灭了几十万日本军人,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军需。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到来的反攻—一因为这是最后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材料反映了

A. 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B. 中国抗战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进程

C. 国际局势变化影响中国抗战

D. 美国支援是打败日本的重要因素

 

查看答案

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曾反驳宋教仁等人的内阁制主张,而在交卸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却称赞内阁制:“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度为佳。”其态度的变化是

A. 为了维护民主共和

B.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C. 模仿法国政治体制

D. 形成灵活的立法机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