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

A. 美苏准备再次合作

B. 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C. 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

D. 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

 

B 【解析】所谓的“和平”不过是美苏争霸的一种形式,体现出当时的大背景是“冷战”,而不是采用战争的手段来称霸,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两国之间相互竞争,并不是合作;C选项错误,所谓的“和平”都是争霸的幌子;D选项错误,这与中国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鲁门政府在1947年发表咨文,声称美国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少数人或外来的奴役阴谋”,“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提出“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力图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防止共产主义侵略”。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奉行“两个半战争”的战略,即准备同时与苏联和中国打大战,在世界其他地区打局部战争。

材料二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咨文,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同时在其他地区打一场局部战争。1971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3年,美越达成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体面结束了越战;在中东和波斯湾增强军事力量,阻止苏联的渗透和扩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全球战略发生转变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A. 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 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 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查看答案

“医生赶到病人那里,可病人已经死亡。于是在别洛韦日森林开具了死亡证明。当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核手提箱留给谁?这可不是儿戏,于是商定:由俄罗斯来控制。”对于“病人已经死亡”,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深表遗憾。其“遗憾”主要是基于“病人死亡”导致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

B. 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

C. 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D. 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查看答案

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 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 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 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 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 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