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由此可以说明马建忠   

A. 开始开眼看世界    B. 聚焦西方科技军备

C. 认为西学有本末之分    D. 思想转向同情革命

 

C 【解析】根据“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可知,马建忠认为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认为西学有本末之分,C正确;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始开眼看世界,A错误;B不符合“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清王朝镆压天京的太平军

B. 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C. 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D. 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查看答案

清道光帝收到耆英的奏折,更清晰地了解到英方的要求后,作了一些让步,下达谕旨(部分内容):“一、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再次强调“不准久住据为巢穴”;二、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三、香港仍坚持“赏借”;四、对于赔款不再反对,只是询问款项如何筹措”,该谕旨   

A. 拒绝了英国通商口岸的要求    B. 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 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不乏具有深刻批判精神的思想家。明清时期这种批判精神强烈地冲击着儒家民本思想的固有框架。这种冲击体现为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天人感应    C. 存天理,灭人欲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查看答案

元朝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不久,又沿用前朝旧例,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如陕西四川行省、河东行省等路行省。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   

A. 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B. 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唐代商贸繁荣,商人生活也就成为文人笔下常用的题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   

①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②市场设置不再受地点限制 

③民族间贸易往来频繁  ④长安城是重要的商业城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