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北...

“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约成立

D. 华约成立

 

D 【解析】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建立,冷战格局最终形成,D正确;A属于冷战开始标志;B属于冷战经济组织;C是军事组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 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 帝国主义性质的国际组织

C.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地区组织

D. 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查看答案

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冷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美国首先挑起

②仅涉及军事领域

③开始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④加剧了欧洲的紧张局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峙的原因包括。

①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

②美苏军事形势形成制衡

③社会制度不同和国家利益冲突

④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在八千字电报中。

A. 要求武力反击苏联

B. 提出了“遏制”理论

C. 反对局部武装干涉

D. 公开反对苏联和东欧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晚清民初的一批学人,以傅斯年为代表,有志于沿着(欧洲)东方学的道路,推进中国的人文学术水平,提出“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正统在中国”的口号,这与陈寅恪当时的学术研究有不谋而合之处,他们都同属于主张中国学术与世界学术潮流接轨的力量,1930年代,陈寅恪开始进入中国中古史研究领域。其实之前陈寅恪的佛教和周边民族历史研究与中国学术环境是有些脱节的。陈寅恪的学问更欧化,对语言的要求也更高。对于学生来说,他开设的课程过于艰深,这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问题,他不得不有所改变,转而开设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课程,而他对自身的学问和学界潮流的反思,才是转而以中国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开始理论建构的。欧洲是国际东方学的中心,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名家辈出,以陈寅恪对自己的期待,是不甘为人后的,在这种情况下,陈寅恪加大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力度,并致力于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但是他在学术上进行的自我突破,对当时希望跻身世界学术前列的中国学界来说,这种新的尝试也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朱溢《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1)根据材料结并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寅恪学术转型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寅恪先生在学术史上的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