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孟子,名轲,邹人 

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A、         B、         C、            D、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解题时关键是理解史料  是指关于记录历史的资料;史料解释  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解释;历史评价:是指某人或者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所以,孟子的原话②就是史料;对史料的解读③就是史料解释;然后发表观点④就是评价,据此③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 “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 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 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

 

查看答案

据史书记载:关羽兵微将寡屡战强大的曹军而不克,于是改用水攻而淹曹七军,一战成名;盛名之下,关羽渐骄,最后败走麦城。关羽的一生,暗合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

A. 李耳    B. 孔丘    C. 墨翟    D. 孙膑

 

查看答案

国家的外交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及建交方式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以及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 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 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 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

(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诗词《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首诗写于哪一年?请分析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态度及其最终结果

(2)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基本原则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你认为当今制约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