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 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B. 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 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D. 融入经济化全球化的浪潮
下表是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 文献出处 |
“回纥纵掠坊市及妆、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 《旧唐书·回纥传》 |
“云锁木龛哪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 《全唐诗》 |
“诸邵多透纸袄为衣。” | 宋代《渑水燕谈录》 |
转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 |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
A. 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
B. 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
C. 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
D. 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突破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西晋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武帝纪》中评价道:“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 运筹演谋,鞭挞宇内;览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由于陈寿定下了基调,在唐朝以前对于曹操的评价是以颂扬为主的。宋朝南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曹操被认为是欺世奸雄,撰写《三国志》的陈寿也受到批判。《四库全书总目》对于《三国志》评价加以说明:“其书(指《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自朱子以来,无不是凿齿而非寿。盖凿齿时晋已南渡,其事有类乎蜀。为偏安者争正统,此乎于当代之论者也。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当代哉! 此犹宋太祖篡立近于魏,而北汉、南唐迹近于蜀,故北宋诸儒皆有所避而不伪魏;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此皆当论其世,未可以一格绳也。”清晰地阐释了曹操形象变化的答案。鲁迅在1927年曾经说过:“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万绳楠通过学术研究肯定了曹操在历史上的地位,郭沫若在1959年发文高度评价曹操,曹操的正面形象逐渐确立。
——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1) 根据材料,指出不同历史时期对曹操形象认识的变化。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曹操形象认识变化的历史因素。
【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战场是美英在欧洲开辟的反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围绕第二战场的开辟,英美苏三国展开激烈争论。1941年7月8日,苏联向英国政府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丘吉尔表示给苏联尽可能的援助。7月18日,斯大林亲自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新战场,丘吉尔表示:“如果大规模登陆,会遇到一次血腥的还击,而小规模的袭击只能导致惨敗,这时我们两国都会是弊多于利的。”拒绝开辟第二战场。1942年苏美英三国签署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但英美却不遵守协议,回避履行开辟第二战场的义务,美国单方面借口登陆舰艇数量不足,反对横渡海峡和登陆作战,美国提出在北非实施登陆战役来取代西欧作战计划。希特勒却利用没有第二战场的时机,在苏德战场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战役。面对英美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度,斯大林认为“第二战场会开辟,不仅因为苏联需要它,而且盟国也需要它。”“盟国对苏联的帮助同苏联吸引住德国法西斯军队主力所给盟国的帮助比较起来,其效果暂时还是小的。”1943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形势出现了根本转折,英美两国在第二战场开辟问题上采取了较为明确的立场。德黑兰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通过了开辟第二战场的最后协议。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实施诺曼底登陆,终于揭开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帷幕。
——摘编自王丽娜《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苏美英三国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旧的高等教育体系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高教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公立高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理布局不合理,高等院校大多集中在沿海的大城市,内地较少。在学校类型上,一些专业设置重复多,但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工程、师范、医药、农林等系科短缺;在系科设置上,偏重文法而轻理工。而私立高校则规模偏小,文法、商科所占比重大,理工科偏少。1952年我国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对高等教育培养大批市级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高要求。新中国在政治、外交上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在教育上也要求引进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以俄为师”,从而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整。据1956年统计,综合性大学由解放前的55所减为15所,单科性院校占高校总数的92%,其中工科院校由解放前的18所增至48所。高校设置的专业达313个,比新中国成立时增加了近1/3,内地高校由1951年的87所增至115所,且所有高校全为公办。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批高等院校及其系科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重组合并,兴起了全国性的新一轮院系调整热潮。这一次调整主要是以欧美综合性大学为参照的联合办学,对一些院系专业进行调整与合并,带有综合化趋势。
——摘编自陈冰《新中国成立后两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其哲学分析》
(1) 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既然将货币视为政治经济学的产物,除了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非中性模型外,我们还可以加入两个与制度相关的逻辑关联点,并将此模型改写为:“货币增长→财富重组→阶级结构变化→制度变迁→经济增长”。
——张宇燕、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模型进行论证。(要求: 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