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

(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 (2)秦朝: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3)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4)作用: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巩固国家统一;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归纳知识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可知官僚政治集权,从权利和世袭角度分析变化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归纳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秦代相权制约皇权角度说明即可。第二小问,从思想角度说明汉代制约皇权的因素。第三小问,隋唐从三省六部制的角度分析制约皇权因素。 (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归纳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可见行省权力虽大,但集权于中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部分行省由直接中央管理。 (4)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归纳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和三,可以看出官僚政治的运转方式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材料二的信息折射出官僚政治一定程度制约皇权,这样可以一定程度较少决策失误,提高效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团使华,中英之间发生了所谓“礼仪之争”。清廷要求英使行外藩朝贡天朝的三跪九叩礼,英使以维护对等之独立英王的荣誉加以拒绝,结果是马戛尔尼行单膝下跪礼。英使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商在宁波等处贸易等要求,遭到清廷的全部拒绝。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法国人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写道:“英国人认为他们的权利,在于根据西方制订的规则让中国向国际贸易开放。马戛尔尼的一切做法都在否认中国文化的有效性。拒绝叩头,讨厌盘膝而坐,见到日常生活的场景傲慢地感到可笑,这些意味着:认为不能有几种文明,只有一种文明,即西方的文明。”

——摘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1784年,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同意英美之间订立一个互惠商约,但是,英国船主们却强烈反对,谢菲尔德勋爵撰书宣称,根据《邦联条例》第九条规定,“国会不得签订商业条约以限制各州对外国人课以与本州人民同等的进口税及关税,或禁止任何种类货物或商品进出口之立法权。”因此,不存在美国用自己的关税或航海条约对仍然控制着美国市场的英国贸易进行报复的危险,美国国会在谈判商业方面的权力并不比调整州际贸易的权力更大,签订互惠商约毫无必要。后来制定的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第三项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合众国与外国、各州间及与印第安部落之通商。”按照最高法院法官马歇尔的解释,商业不仅仅是贸易,“它是双方的相互交往”,是美利坚合众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国会的触角已伸到远离商业的领域,即国会有权控制州际交往的各个方面。

——摘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三: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也把它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同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在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将突出表现为国家对阶级斗争的调节作用,而不是阶级压迫的作用。“一国两制”使大陆和港澳台同胞团结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旗帜下,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突出了我国统一战线的民族的、爱国的性质。允许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同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同时并存,因而“一国两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的更充分、更长时期内、更高层次上的利用。

——摘自陈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英“礼仪之争”反映的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邦联条约》相比,1787年宪法关于美国国会权力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上的发展贡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个学生写了一篇小论文: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正式大总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青天白日旗为国旗,3月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政府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制度,以中华民国纪年,2011年算起来应该是民国一百年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  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材料二 从2010年初开始,一场辛  亥革命百年庆典主办权的争夺战在武汉、广州、南京等城市之间展开。

材料三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1)材料一的小论文中有几处错误,请找出并纠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几个城市争夺庆典主办权的主要历史原因。   

(3)材料三中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什么样的辛亥革命精神?

 

查看答案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问题:材料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以上是北伐军歌的歌词,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北伐战争的时代新特点有

①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大联合

②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③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④革命志士前赴后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A. 人民主权    B. 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C. 天赋人权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