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

A. 有教无类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存天理,灭人欲    D. 经世致用

 

A 【解析】材料“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反映了教育公平的主张,“有教无类”符合这一思想,故A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存天理,灭人欲,属于理学思想,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经世致用思想,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之前,没有人曾认真地考虑过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进行一场根本革命,没有人提出过农民大众可以转变成有文化、有财产、政治上积极的公民这样的见解。材料中的       应为(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查看答案

下图是毕加索的《葡萄与小提琴》,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探索绘画的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

B.它体现的是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C.用几块平面片断在心目中构成一把可感可即的小提琴的实体形象

D.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使其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

A. 封建王朝的更替

B. 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

C. 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D. 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反映了宋代太湖流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情况: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錦,踏歌椎鼓过清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租船满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宋)范成大

【注】“钟”:古代以六斛四斗为一钟;“斛”: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广糠核”指米麦的粗屑。这句说的是:农民每年两钟粮,就得忍痛另外输献一斛,只能把剩下的糠皮给孩子吃。

请回答:

(1)“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两句反映了农业生产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两句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两句反映了农民怎样的生活?

(4)在你看来,作者写作此组诗的用意是什么?

 

查看答案

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开展中国古代史的探究学习,其探究主题应该是(    )

A. 手工业成就    B. 印刷术推广

C. 商业的繁荣    D. 农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