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

有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墨子

B. 秦始皇

C. 孔子

D. 老子

 

D 【解析】据材料"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空空如也的脑袋……心寡欲地治理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属于道家老子的思想,故D项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A项错误;秦始皇推行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孔子属于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仁”“礼”,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福文化”渊源深厚,每逢春节家家户户有在屋门、门相、窗户等醒目的地方贴“福”字的习俗,祈福盼福。下列“福”字与“柳体”风格最接近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说:“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常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千世纪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船出现时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 该制度是(      )

A. 科举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察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查看答案

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 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 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 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 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查看答案

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

A. 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    B. 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C. 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    D. 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

 

查看答案

《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 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B. 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

C. 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D. 西方文明冲击国人传统观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